今天是國際黑絲帶日(Black Ribbon Day),不論是黃絲藍絲,也可一同以黑絲悼念納粹德國、蘇聯及其他極權暴政下的受難者。這場如今遍及歐美多國的運動,是在 1980 年代由流亡加拿大的社運素人所發起,以追究 1939 年蘇聯與納粹勾結的歷史責任,令東歐多國流亡人士連成一線,最終更啟發同日著名的「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人鏈示威運動。
波蘭裔加拿大學者 Edward Sołtys 出版的著作 Black Ribbon Day 指出,故事可追溯到 1985 年,生活在多倫多的愛沙尼亞裔工程師赫斯(Markus Hess),原本只是熱衷社運的素人,與很多流亡海外的東歐人一樣,忿恨家鄉被蘇聯侵佔,期望發動一場全球反蘇運動,但若要連結愛沙尼亞裔以外的更大群體,便要找一個足以動員波羅的海與東歐各國人民的共同議題。
機緣巧合下,赫斯認識了政治遊說團體 National Citizens Coalition 領袖森麻維(David T.E. Somerville),其對追究蘇聯歷史責任的堅持啟發了赫斯。如今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家都歸因於 1939 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卻輕影放過蘇聯與納粹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Molotov-Ribbentrop Pact)瓜分東歐,繼而配合德國入侵波蘭、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等多國的罪責。隨著蘇聯加入盟軍並打勝仗,西方主流竟然都不向蘇聯算帳。
森麻維作為蘇格蘭裔加拿大人,不是蘇聯暴政的直接受害人,但卻不齒西方主流的雙重標準與偽善。他無懼「危險右翼分子」的指控,堅持把史太林與希特拉相提並論,把蘇聯與納粹勾結的歷史問題帶到公共領域引起討論。對於赫斯而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解釋了東歐人苦難的源頭,又是連結東歐各民族的共通議題,與森麻維合作也變得順理成章。
自由的代價是永恆的警惕
1986 年 8 月 23 日,即蘇聯與納粹簽約 47 周年,森麻維與赫斯聯合發起首場黑絲帶日集會,在多倫多市政廳前有多達 6,000 人參加,規模超乎意料。示威者升起多面國旗,象徵受蘇聯壓迫的多個民族,又攜帶一卷象徵牢獄之災的帶刺鐵絲網。
多倫多的多元文化使跨界合作變得可能,波蘭裔、烏克蘭裔、愛沙尼亞裔、立陶宛裔、拉脫維亞裔及其他族裔社群聯成一線,組成「國際黑絲帶日委員會」(IBRDC)以發表聲明和製作文宣,其電視廣告在各大電視台播出,只有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以德蘇勾結尚未有歷史共識為由拒絕播放。在海外宣傳攻勢下,黑絲帶日示威傳到美國、澳洲和歐洲各大城市。
1989 年,條約簽署 50 周年,東歐多國都有人民響應示威爭取獨立,波羅的海三國更藉此時機發起「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約 200 萬人組成超過 600 公里的人鏈,成為三國爭取獨立最具象徵意義的事件,也為黑絲帶日更添傳奇色彩。
雖然蘇聯終在 1991 年正式解體,但黑絲帶日傳統沒有就此告終,不少組織者都參與後共產時期的民主過渡,舉辦各類研討會交流意見。相關示威遍及全球最少 56 座城市,由悼念史太林主義與納粹主義下的死難者,擴及到紀念所有極權統治下受壓迫民眾,意義早就超出原來框架。
2008 年歐洲議會正式通過決議,把黑絲帶日定為官方紀念日,全名「歐洲史太林主義與納粹主義受害者紀念日」(European Day of Remembrance for Victims of Stalinism and Nazism),同時宣揚民主理念,美國、加拿大和個別國家亦有跟隨。歐洲議會議長布澤克(Jerzy Buzek)在新聞稿中形容,納粹主義和史太林主義是人類史上兩種最惡劣的極權主義形式。
森麻維則援引美國開國元勛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名言,強調自由的代價不但是永恆的警惕,還要有能力和意志以捍衛自由,但願黑絲帶日「可讓人對噩夢般的極權同盟保持鮮明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