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下旬,港產片的數量之多、影響之廣,令香港贏得「東方荷里活」的稱號。在 1960 至 80 年代之間,港產片又以武俠電影(即功夫片)為主,因此,認識武俠電影,對了解香港電影工業的歷史發展非常重要。而「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的作者葉曼丰博士,則希望透過了解香港社會在 6、70 年代的轉變,重新審視武俠電影的發展及其影響。
本書可分為 3 個部分、5 個章節,第一部分是有關武俠電影中「身體」的表演。第一章「身體符號學」內,作者形容武俠片中的男性身體充滿力量但又十分脆弱,從中表達出當時社會走向工業化,香港人對於體能的渴望和焦慮。YouTube 頻道「快活角落頭」(Happy Kongner)曾對此章節作出深入又詳盡的導讀,非常值得讀者觀看,筆者在此不贅。
被遺忘的香港之光 —— 簡談武俠電影與香港現代性
而在第二章「感官世界」,作者分析「身體」如何在武俠電影中以影像和聲音刺激觀眾,達至一種在當時屬於前所未有的「感官現實主義」,成為港產武俠電影的一種獨有藝術風格。
第二部分則與角色的性別有關:第三章「男性神話」講述武俠電影的流行,令港產片由從前的由女星和女性題材主導,漸漸變成強調男性,表現出他們需要忍受艱苦、以暴力戰勝逆境的一種「超男性化」陽剛特質;而第四章的「差異之難」,則講述香港在 6、70 年代走向現代化,女性社會地位提高,武俠電影亦開始出現獨立自主的女俠,作為一種對於女性自由解放的回應。
最後一部分,就是第五章的「邊緣電影,少數跨國主義」。作者指出當時的香港武俠片其實是一個文化「接觸地帶」,能夠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影片互相影響、交流意識形態,反映出香港電影在 6、70 年代的國際化。
雖然此書是一本學術著作,但當中夾雜大量電影例子、角色分析、拍攝軼聞(例如「猛龍過江」中的李小龍及「少林三十六房中」中的劉家輝),令趣味大大提升。除了回望過去,作者亦有多次提及武俠電影對往後港產片,甚至荷里活電影的影響,包括後來吳宇森導演的槍戰電影、周星馳的「功夫」等等。此書談及的理論及內容,適合研究流行文化的學人、電影從業員,或者純粹對港產片有興趣的市民大眾,對於港產片定位的思考,以及未來方向的想像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