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任後,中美抗衡的格局延續,3 月 18 日雙方代表在阿拉斯加唇槍舌劍,成為不少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而這場中美之爭將會蔓延到月球之上,3 月 9 日,中國和俄羅斯簽訂備忘錄,合建月球科研站,勢要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宇宙秩序。太空政治學家 Namrata Goswami 就在學術網站「外交家」撰文,分析背後的戰略含義。
根據備忘錄,中國國家航天局將與俄羅斯航太聯手建造月球科研站,進行月球探索活動,例如做月基觀測、基礎科學實驗,以及技術驗證等科研活動,長遠希望成為「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Goswami 表示,中俄備忘錄參考了聯合國「1967 年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 of 1967)的說詞,把月球基地包裝成科學實驗用途,強調兩國會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強科學研究交流,推進全人類和平探索利用太空」。
中俄加強太空合作,並不令人意外。在去年 5 月,杜林普政府就與多個盟友共同公佈「阿提密斯協定」(Artemis Accords),務求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宇宙開發秩序,締約國會分享科學數據,支持在不違反國際法的情況下,開採外太空資源。可是,「阿提密斯協定」把兩大太空強國俄羅斯和中國排除在外,當時俄羅斯航太副總監 Sergei Savelyev 就狠批美國是大搞外太空殖民主義,要接管其他星球。而早在去年 7 月,亦曾傳出中俄部署合建月球基地。
Goswami 指出,今天各國對月球的看法與過去截然不同。以往很多人認為月球探索是宣示國力多於實際用途,但到今天,主流論述都明白月球充滿資源和機遇,除了水冰、太陽能外,還有鉑、鈦、釔、鈧等稀土,中國官方曾估計,開發月球可帶來每年 10 萬億美元的利潤。而且如果以月球作為跳板,探索月軌內的空間,科研成本會大大降低。由於重力較輕,從月球發射探測器的話,比起從地球出發,效率會提升 22 倍。
早在 2002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就提倡中國要建立月球基地,開採珍貴資源,他的意見得到國家航天局「高度支持」。2019 年,中國宣佈「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去年中國也進行「嫦娥五號」計劃,在月球著陸採樣,成為繼美俄之後第三個成功到月球「挖土」的國家。而俄羅斯方面,她在 2018 年宣佈了自己 2025 到 2040 年的月球計劃,分三階段,首先發射月球軌道飛行器,然後 2034 年前建造好月球基地,再到 2040 年確立月球開發系統。
由於開發月球可帶來數以 10 萬億美元的回報,足以左右地球未來發展。中國希望在 2045 年「全面建成航天強國」,以迎接 2049 年新中國成立 100 周年。在「嫦娥四號」和「嫦娥五號」成功以後,中國才與俄羅斯簽訂備忘錄,這時中國已擺脫了過往要依靠俄羅斯科技支援的形象。而對於俄羅斯來說,普京政府一直想帶領國家重返蘇聯時代宇宙開發領袖的地位,與中國合作可以確保有更多國際資源。更重要的是,對中俄兩國而言,美國是最大敵人,合作抗衡顯得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