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香港開埠 180 周年,拜讀朱耀偉教授編的「香港關鍵詞」,共同想像新未來。書本共分為 5 部分,收錄 26 個關於香港的關鍵字詞。
1841 年 1 月 26 日,英軍在赤柱登陸,據說得到蜑家婦人陳群帶路,由赤柱經薄扶林去到中上環一帶。當時英軍向陳群查詢此地地名,她並非回答大清或者中國,而是以水上人口音回答「Hong Kong」,自此為香港冠名。由此可見,語言對於地緣政治及地方文化有界定性的影響。書本亦以「語言」為第一部分,探討香港人「母語」的由來、他們獨有的類英類語系、語碼混用的習慣,並由語言入手,理解「香港話」在「粵語」、「廣府話」及「廣東話」之間的定位及意義。
1841 年 4 月,時任英國外相巴麥尊子爵(Lord Palmerston)致函駐華商務總監義律(Captain Elliot),批評他辦事不力,只能從滿清手上獲得「一個連房屋都沒有的荒島」(a barren Island with hardly a House upon it),毫無用處,故將免其職位。相隔 180 年,香港已變成了亞洲金融中心,更一度成為英女皇皇冠上的一顆耀眼明珠。香港的歷史發展,成為了書中第二部分深入探討的課題。包括殖民地政府在香港所採用的「實用主義」政治原則、殖民地政府在 1957 年的關鍵轉變、香港「法治」系統的神話及心結、香港在冷戰時的定位,以及源自殖民地時期「模稜兩可」式的政治文化發展。
香港開埠,自此走進歷史汪洋,開始非凡命運,但亦註定要面對和中國之間的複雜「國族」關係。書本第三部分以此為題,討論「一中多制」、「城邦制」等可能性、香港人對於國族身份的認同和困惑,以及面對「洗腦」式政治宣傳的淵源和應對。英國人後來佔領港九新界,開始要面對一連串「本地」及土地問題。土地資源的管和治,以及對於本土故事的論述權,直接反映了當權者的政治議程。由「本地」到「自治」,再經歷主權移交前後的「浮城」經歷,香港自此成為一個與別不同的「港口城市」,書中的第四部分對此作出詳盡梳理。
在最後一部分,書本討論香港人的「身份」議題,包括「種族劃分主義」、「抽離式多元文化主義」、身份與「民意/公共輿論/公眾意見」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近年幾個富爭議性的身份認同 ——「左膠」、「同志」和代表年青人的「青春」。
書本的成功之處,在於理論及實踐並重,有效梳理一些對香港的迷思,並建立一個以香港為本位的討論思考框架。書中對香港語言文化、務實政治及法治傳統的分析,於近年的社會政治亂局中有啟示作用,值得所有深愛香港、想認識香港的人士再三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