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的墓地供應極度緊張,香港政府亦致力推動綠色殯葬 —— 花園及海中撒灰,希望在推動環保之餘,亦能解決墓地供應的問題。2004 年,瑞典生物學家 Susanne Wiigh-Mäsak 研發出「冰葬」技術,使「骨灰」可以在泥土中分解,協助生態環境發展,同時減低因殯葬而衍生的各種問題。
冰葬的程序稱為「promession」,來自意大利詞語「promesa」,整個過程一共有 6 個步驟。顧名思義,「冰葬」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以冷凍技術把屍體凍結,然後透過震動,將變得易脆的屍體震成碎片。理論上,死者會在死後 10 天送到專門處理冰葬屍體的「冰葬場」(Promatorium,取自火葬場「creamatorium」一字),並將其連同棺木儲藏於攝氏 -18 度的櫃。及後,屍體會與棺木分離,再放上輸送帶,送抵一個平台,以液態氮(liquid Nitrogen)於攝氏 -196 度冷凍起來。完成後,屍體便會處於極度易碎的「玻璃階段」(glass phase)。之後,輸送帶會將其送到一個震動平台,並利用震動功能將它震成極細粒子。由於此階段的粒子依然含有水分,於是它們會被收集及再次冷凍起來,藉此抽乾其剩餘水分之餘,同時亦移除裡面剩下的金屬、重金屬及無機物質。在所有程序過後,屍體會剩下一些尤如骨灰、約為原本體重 35% 的物質,並被安放在一個由粟米或薯仔製成的「骨灰龕」,讓家屬自行埋葬。
「冰葬」絕對是真正的綠色殮葬。由於處理屍體的過程並無加入任何額外的化學劑,液態氮也絕對安全,更移除了屍體本身的有害物,「骨灰」的埋葬深度亦只需一呎半左右。而由於「骨灰甕」可以自行分解,它們都可以在 16至 18 個月內滋潤泥土,做到真正環保有機。
不過為甚麼此方式並未被確實推行,甚至不被大眾認可呢?此概念從 2004 年已經出現,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年間不停宣傳。Susanne 早在 1997 年成立 Promessa Organic AB 以鑽研冰葬,並曾承諾於 2011 年開設全球第一所冰葬場。然而,截至公司於 2015 年被清盤前,冰葬場仍然未能啟用。2019 年,美國堪薩斯州(Kansas)曾研究將冰葬合法化,但最終因法律定義上的不明朗而被暫時否決。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其與「火葬」的定義並不吻合。換句話說,現時仍未有屍體經過「冰葬」處理,但這並不代表沒有人願意「等候」!截至 2013 年,一共有 12 人在遺囑裡表明希望以「冰葬」來處理身後事,並且已經交由 Susanne 負責冷藏。據說,有些屍體已經冷凍了超過 10 年以上。即使如此,自 2004 年起,Susanne 已經利用豬隻做相關實驗,所以一切並非空談。瑞典及韓國等國家已經認可此為合法的屍體處理方式,但英國則認為冰葬尚處於概念性階段(concept stage)。
或許冰葬的確處於概念階段,但有著這個概念,總比沒有的好。對於太空人等專業來說,此做法某程度上能夠讓他們更有效處理屍體之餘,亦不會影響工作,甚至其他同僚的健康。當然,NASA 並未真正應用過此措施,但此未雨綢繆的措施,很可能為人類以後處理屍體的方式,提供了一些實在的方向。
參考資料
- Area Cremations. 2012, July 23. The Promession Process.
- Grundhauser, E. 2016, February 25. A Burial Machine That Will Freeze Your Corpse, Vibrate It to Dust, and Turn It Into Soil. Atlas Obscura.
- TEDx Talks. 2014, May 22.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urial: Susanne Wiigh-Masak at TEDxStHElier.
- Tufnell, N. 2013, October 14. Freeze-drying the dead could help save the planet. Wired.
- Waters, M. 2020, January 24. The Future of Death Tech Has No Rules—Yet. 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