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常:香港教育,撥亂反正

A+A-
2020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 圖片來源:路透社

每年的聖誕節長假期,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溫故知新」的好時候。

最近,一邊在努力準備香港大學下學期的藝術市場課教材,一邊在認真思考本地教育的一些問題。

從 Design Thinking 的角度,我想到的是:

  • 下一代的真正需求是甚麼呢?(Empathise)
  • 然後,現在的香港教育出現了甚麼問題?(Define)
  • 身為老師,我們可以怎樣改善有關問題?(Ideate/Prototype)

近日重看陳雲博士在 2016 年出版的一部著作「香港教育,撥亂反正」,給了我不少啟發。

以下都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些教育問題,且看陳博士的說法。

何謂教育?

  • 「中庸」開宗明義,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教育是修道敬天的神聖事業。

教育的目的?

  • 教育是智力、品德、情趣和創意的培養。教育就是誘導學生發現自己,學生解放性情之後,才可以講學問,求真理,否則只會培訓一群專事弄虛作假的齷齪小人。

教育的社會意義?

  • 教育的本意,不是為了提高國民競爭力,不是為了國家社會認同,不是為了「替商家供應搖錢樹」,而是為了培養學生追尋真理和美感的個人樂趣。若真的要講社會目的,教育不是一味將香港變成「經濟基地」,還要將其變成可居可遊、品味優雅、簡樸和諧的「生活城市」。

本地教育的最大問題是甚麼?

  • 為甚麼(學生)會讀書死?因為目前的教育不再神聖,教育不是歸到人生意義和社會道義,而是個人的能力培養和累積。97 後的教育,只是職前培訓,學校幫資本家吸納了培育員工的經費,學校教育沒有一個統合意義的人生觀方向。學生性情發展備受忽略,在靈性上五勞七傷。
  • 香港教育的弊端是將知識過分工具化,畢業只為謀取公職,發家致富,學生對真理失去興趣,甚至不予尊重。久之,上層社會就充斥著踐踏真理、財大氣粗的流氓匪氣。社會一旦從上而下地形成了這股銅臭流氓的民氣(ethos),甚麼教育方法也會無能為力,即使孔子再世也會慨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移民海外也。

在經歷過一整年的社會動亂後,不少本地學生的心理健康都出現了問題。你會如何開解他們?

  • 一個社會的敗亡,自有天數,非數人之力可以挽回。若果眼見改革者已經盡力而為,依然人心冷漠,無法扭轉局面,聰明的人就應該考慮遷出香港(北上或移民海外)。畢竟,「時行則行,時止則止」,搞政治如做生意一樣,要知道甚麼時候要清盤執笠,抽身而退,而不是死纏爛打,非要弄到自己心灰意冷不可。道家首重養生,做人要以我為主,以天地宇宙為家;一人之福樂,比起一國的榮辱,來得重要。

最後,有甚麼忠告給下一代?

  • 人生為了意義,也為了快樂。
  • 可惜學校取消了歷史科,學生不懂得敘述(narration),這是最重要的傳遞意義的技巧。人生有否意義,生活有否樂趣,要看你能否敘述出來。有時向人家敘述,坦誠相交;有時向自己敘述,問心無愧。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前佳士得美術學院亞洲課程主管,現為獨立藝術顧問。夢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修藏家」,相信藝術收藏只是手段,在欣賞藝術的過程中令自己成為一個更有修養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