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湯雄,1929 年出生,今年已經 90 歲了。」與我們一樣,湯伯伯擁有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曾為社會貢獻良多。他是救世軍「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的服務使用者,雖然年事已高,患有長者常見的疾病,走動也不太方便,但一說起往事時,精神飽滿,笑容滿面。他的故事可以用三個詞語形容:努力、精彩、成功。
當郵差帶來的成功感
湯雄出生在日本侵華時期的廣州,沒能讀書,其後輾轉來到香港,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打工仔」生涯。在這段經歷中,他共做了四份工作。其中,郵差的工作讓他最有成功感。當時,他主要負責在銅鑼灣禮頓道送信。「我每天要派的郵件數量都不一樣,不時也要加班。最難忘的是文革時期,市民喜歡透過郵局寄日用品返回國內,如豉油和咸魚等。每一個包裹可重達兩、三磅,我常常要背著這些沉重的日用品返回郵局。」
郵差這份工作一做便是三十餘年,他更獲得上司及街坊讚賞:「派信要快、準確、有禮貌,做事要誠實,不然會收到投訴的。不少人稱讚我,說我是區內選出來的郵差。到退休時,更有幸獲取獎勵津貼,讓我去旅行。最後我選擇遊歷歐洲,那是我第一次乘搭飛機呢!」
在這段人生中,他堅守三個原則:勤力、誠實及節儉。雖然懷緬以往的忙碌人生,但他坦言明白自己現在的狀況,並會隨遇而安:「人生有好多變幻,我很了解自己,好多事情已不能強求。」
分享生命故事
湯伯伯女兒對爸爸感到自豪:「爸爸生於亂世,卻能逆境自強,做到自己想做的,已經比其他人了不起多了。」然而,他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最後被安排到院舍,也在此時認識救世軍,加入「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接受當中的及早介入服務,獲得身心社靈支援,更不時參與計劃所舉辦的活動。
最近,計劃舉辦「思前.想後」懷舊回憶展,透過展品重現長者獨特的生命故事,細味昔日時光,湯伯伯的故事也會展出。救世軍「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的社工 Nicole 說:「很多時,我們著重長者的病理,往往忽略了他的生命故事。在搜集故事的過程中,倘若我們提供一件和他們過往有連繫的物件,他們便會有很多反應,表現得很開心。」訪問當日,現場擺放了一個紅色郵筒模型,湯伯伯一見到便眼前一亮,拿著它愛不釋手,向我們談及往事時,更是笑逐顏開。原來只是簡單聆聽長者的人生經歷,對他們已是很大的鼓舞。
「思前.想後」懷舊回憶展
每個長者都有他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但很多時,我們只看重他的身體狀況,尤其是住進院舍的長者,當我們忙於打理他們的健康時,卻住往忽略了他的經歷。這次,救世軍「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舉辦「思前.想後」懷舊回憶展,與長者回味往日時光,藉此讓他們思考往後的人生。展覽將於 9 月至 12 月期間於計劃屬下的 15 間院舍巡迴展出,與長者回顧自己獨特的故事。
計劃推動及早介入
救世軍「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為長者提供晚期照顧,同時亦為患慢性疾病或腦退化症之院友提供早期介入服務,以協助院友規劃晚晴,完成心願。長者的健康情況往往不穩定,有時會突然惡化,很難掌握他們餘下的時間。因此,我們透過及早介入,在長者身體狀況、認知能力尚可時,提早為他及家人提供身心社靈支援,包括探訪、定期監察長者的身體狀況及情緒社交、舉辦不同活動,提早為長者協調溝通,妥善安排晚晴人生。
更多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SAPCProj/
三門仔漁樂體驗
香港漁業的輝煌雖已成絕唱,但漁村文化仍保留至今。想認識箇中歷史與傳統,感受純樸的漁村風情,可以參加救世軍「三門仔社區發展計劃」導賞團,跟隨當地漁民出海探索,是週末最佳的親子活動之一。
三門仔為大埔區內最具規模的漁村,居民主要是蜑家人(水上人),部分仍以捕魚及養殖魚類維生。救世軍早在 1993 年便到此服務漁民及原居客家村落,又組織居民參與社區事務,共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近年更與居民攜手舉辦導賞團,透過一系列體驗活動,讓公眾人士了解漁民的日常生活,傳揚獨特的水上人文化,藉此帶動漁村發展。
參加者會隨漁民坐船出海參觀魚排、學習「搖櫓」技巧、體驗織魚網、挾帶子、摸蜆、學做傳統茶果等豐富活動;不要忘記參觀由救世軍設立的「新界東北區漁民生活文化展覽閣」,看看三門仔昔日的漁村面貌。
小知識:海洋的眼淚
三門仔的海岸幾年前湧現「藍眼淚」,一度吸引遊人蜂湧朝聖。然而,觀賞熱潮不但破壞了漁村的寧靜,更隨著廣泛報道,道出一個悲哀的事實。「藍眼淚」為紅潮現象,它的出現源自海洋污染,當海面有潮浪或被人為騷擾,夜光藻體內的磷質就會呈現藍光,雖然不會釋放毒素,但會搶奪水中氧氣,令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造成生態災難。美麗背後,值得我們反思保護海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