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決戰中途島」——「珍珠港」加「山本五十六」

A+A-
「決戰中途島」講述二戰時期一場重要戰役「中途島海戰」;圖為劇照。

上星期上映一齣戰爭片,也真夠無奈。二次大戰當然激烈,但論埋身程度、論真實感、論牽動香港觀眾情緒的能力,怎及得上中大保衛戰?說得好聽一點,兵不厭詐;說得不加修飾,是言而無信,香港警察跟日軍一樣,不顧道德地偷襲敵方。納粹德軍尚且不會炮轟其他國家的大學,香港警察在大學校長頭頂射催淚彈。哪個更卑鄙?

「決戰中途島(Midway)」的導演是 Roland Emmerich,即是專拍災難片的那位德國人。不好意思,廿年前的「天煞地球反擊戰(Independence Day)」,尚且是成功的商業片,之後不斷退步,到前作「天煞地球反擊戰:復甦紀元(Independence Day: Resurgence)」,除了討好到中國五毛,基本上已是無一可取。今次改拍戰爭歷史片,更大不同在於沒有傳統大型電影公司支持,是導演自行集資,一方面方便爭取自由度,另一方面也是現實局限。

身為中國之友,「決戰中途島」的資金,很大程度來自中國投資者,於是一場中日大戰,也要刻意加插一筆,寫到中國平民也有莫大貢獻,是會讓今日的香港觀眾看得有點不順眼。還好,至少未去到「復甦紀元」般,有個楊穎木口木面行來行去篤眼篤鼻。如果,這就是導演爭取到的自由度,相當值得。「決戰中途島」的戰役,起始點來自偷襲珍珠港一仗,年代太久遠的有關電影,未必看過,較為新淨的,是 2001 年「珍珠港(Pearl Harbor)」。

那個時間,大美國是全球賣錢保證,視點全部放在美國軍人如何英勇反抗和英勇報復,拍足三小時。來到今日的潮流和國際局勢,「決戰中途島」不單上接「珍珠港」,其實還似補充日本片「山本五十六」,把所謂邪惡的日軍也花費篇幅關懷。Yeah,咁咪就係中立?連在「天煞地球反擊戰」叫美國總統駕駛戰機打外星人,把大美國主義呈現得出神入化地肉麻的德國導演,也懂得跟隨時勢,兩邊討好。好處是今日的觀眾未必再一面倒親美,壞處是角色太多戲份分得太平均而人物性格又太公式,對他們的投入和認知,就連只擅長爆破的 Michael Bay 套「珍珠港」也及不上。

想當年,「珍珠港」的出現,是因為眼見「鐵達尼號(Titanic)」的成功,以為三小時不惜工本地不停轟炸有市場。海陸空狂打,還是一件新奇事;到今日,電腦特技發展成熟,單靠紀錄片般的戰爭場面,其實毫無新鮮感。Roland Emmerich 畢竟只是一位工匠,你不可要求他把戰爭場面拍到似 Steven Spielberg 的「雷霆救兵(Saving Private Ryan)」震撼,也不可要求他似 Christopher Nolan 的「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般別出心裁,其實,就連點點人文關懷也沒有。或者,對於某一種人來說,明白自己的力有不逮,沒有眼高必然手低,不加插個人情緒在工作上,已經很好,對社會已是最大貢獻。警察們,你們明不明白?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