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慶祝萬聖節,除了扮鬼就是「撞鬼」。光在美國,每年就有 5,000 間鬼屋供人「被嚇」。但為何長久以來,它們的建築和佈置均是大同小異?原來這與心理學大有關係。專家指出,那些鬼屋的標準特徵,能觸發大腦的警報按鈕,為人提醒潛在的危險,促使我們謹慎行事。
鬼屋的可怕之處,並非它構成明顯威脅,而是不知會否造成威脅。這種矛盾令人陷入僵局而不安。例如你感到很不自在,卻怕若是尖叫跑出一間原來沒甚麼好怕的房間,會被認為奇怪和尷尬;但忽視直覺而留在危險之地,則是一個冒險之舉。這些正是令你「毛骨悚然」背後的心理機制。
進化心理學家們提出「偵測覺知(agent detection)」的存在,認為這種機制或類似的進化過程,可保護我們免受掠食者和敵人的傷害。如果你在晚上獨自穿過樹林時聽到沙沙聲,自會提起精神注意四周,像是「覺知」有人將要傷害你。若那只是陣風或是有貓,也不過是反應過度。
但是,假如你無法激起警報反應,而真有威脅出現,誤判造成的損失將會很大。因此,我們進化成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偵測威脅,寧可犯錯也不錯過。像鬼屋這種通風良好的大型建築物,正正充斥讓人過分警惕的覺知,包括踏過木板的嘎嘎聲、穿過裂縫的風聲、隨風飄盪的窗簾等。
空間感是鬼屋另一個「嚇人」的原因。研究持續顯示,當人身處房間一角及樓底較矮的地方時,需要較多私人空間。當私人空間在任何地方均受到侵犯,便會感到不自在,尤其是自覺難以逃跑之際。而這反映了一個事實:我們不斷,甚至無意地掃視周圍,評估必要時能否逃脫。
典型的鬼屋 —— 例如電影「閃靈」的淡季度假酒店 —— 位處偏僻,若真有事發生,即使能跟外界聯繫,也要等上很久才能獲救。再者,屋內的黑暗環境和混亂佈局,令人放慢腳步甚至迷路,籬笆、鐵欄或搖搖欲墜的樓梯,則可能進一步阻礙逃生。
更別忘了,鬼屋總是附帶「傳說」,通常是關於命案或意外。當房屋空置甚久,並充斥一些象徵生活被突然中斷及凍結的物品,只會加強毛骨悚然之感。像是吃了一半的飯菜,或是鋪在床上的睡衣,均在暗示屋主突然消失。這使人對於屋內或曾發生的事,產生恐懼的歧義。於是,鬼屋成了我們最糟糕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