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瞳行動︰光明引路者 —— 一名女醫生的自白

A+A-
患上白內障的妮妮無法照顧自己。

菲律賓有一句話,形容女性是「ilaw ng tahanan」—— 即光明的引路者(light bearer),讓我們看見世界。菲律賓是千島之國,國家給海水包圍和分隔,要行走菲律賓其實頗花時間。露莎妮是眼科醫生,作為「引路者」,她帶著我們去了解與香港人最近的菲律賓,面對著甚麼眼疾和醫療問題。

露莎妮從前是棉蘭老島的醫生,25 年來不倦地服務貧困和徘徊社會邊緣的病人。她見過病人攀山越嶺,只為到最近的鄉村健康院求醫。在最偏遠的島嶼,病人沒有醫療保險,仍然迷信傳統醫學,遇上眼疾也不會看醫生。加上偏遠地區的政府缺乏資源,就算病人只是患上簡單眼疾,也求助無門。

位於菲律賓南部的北蘇里高省,住著古老的原住民部族「瑪曼華」(Mamanwa Tribe)。55 歲的妮妮是該族第一個接受白內障手術的人。她本來過著平淡的生活,每天與丈夫種植薯仔、粟米和椰子,有時也會採摘竹枝編織籃子販賣。

露莎妮醫生為了改善菲律賓的眼科醫療,轉職到政府工作。

可是當白內障來襲時,妮妮再無法照顧自己。丈夫每天為她煮好飯才離家工作,然後妮妮等待女兒來給她餵食。妮妮實在無法忍受遭剝奪獨立自主的生活,直至護瞳行動透過社區醫療服務轉介妮妮做白內障手術,她才重拾生活樂趣。整個部落的人都很驚訝妮妮竟然能再次看見。

為了改善菲律賓的眼科醫療,露莎妮 8 年前由醫生轉職到政府,花了 3 年時間適應新工作環境。她坦言過程十分痛苦︰「這等於要我把所有事情由頭學起,由只針對觀察一個病人的健康狀況,到現在要宏觀地審視社會的醫療需要,如何與不同的夥伴、持份者、社區人員合作,帶來改變。」但她仍然認為這是十分有意義的。

露莎妮指菲律賓醫療的最大問題是管治分散,各省要自行推動眼科醫療,並同時與其他較迫切的醫療項目爭奪資源。露莎妮和同伴努力推展社區眼疾醫療計劃,有關服務將地區政府、公共和私人機構,以及護瞳行動等慈善團體連結起來,提供優質的眼科服務。到現時為止有關服務已覆蓋傳菲律賓 30% 的省份。雖然路途仍然漫長,但像北蘇里高省這些地方,5 個眼科醫生需服務超過 48 萬人,有關計劃已大大改善該省份的眼疾服務。

「眼睛對人來說,實在太重要了。眼睛影響一個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試想患有近視的孩子,只要給他一副眼鏡便可以上學,努力學習,升上大學,找一份好工作,改變家庭的命運。一個長者移除了白內障後,便可以獨立地生活,再次貢獻社會。」

露莎妮說︰「我快 60 歲了。作為醫生,多年來我見到許多人的生命改變;但是作為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我們著眼的是整個國家,要等到最後的成果,需要經年累月,但我知道自己已為菲律賓留下一份寶貴的遺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