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千萬元救形象,味之素圖破「不加味精」迷思

A+A-
在國外貨架上的味之素。

中外食品公司與餐廳強調「不加味精」作招徠,已成常態。據統計,有 40% 美國人會刻意避開含味精(谷氨酸鈉)食品。這叫生產味精的企業情何以堪?「華爾街日報」報道,日本味精公司「味之素」不惜耗資千萬美元,進行為期三年的項目,期望一洗負面形象,說服美國人放心食用味精,適當運用甚至會令人飲食更健康。

「味之素」之所以一擲千金,是因為美國人對味精甚為拒抗,更認為味精會為身體帶來一系列不適感,並將其統稱為「中國餐館綜合症」(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即使仍無明確證據證明味精導致人類患病,半世紀的迷思卻延續至今。「味之素」與味精擁護者認為這種想法源於排外主義多於科學實證,是基於對亞洲的刻板印象。

「味之素」社長西井孝明表示:「我想向美國人傳達:這是假新聞,是由祖母一代傳到孫兒一代的不實資訊。」他指,除非一口氣攝取 50 磅味精,否則祖父輩對味精的看法是一派胡言。

美味之源:池田菊苗的用心

「味之素」創始人池田菊苗。 圖片來源:ajinomoto.com

在味精還未摃起污名的 1908 年,化學家池田菊苗改變了世界對味道的認知,提出「鮮味」為第五味。池田與他人合夥成立公司「味之素」,以結晶方法萃取昆布高湯中的鮮味,生產味精。「味之素」當時迅速竄紅,於 1917 年已進駐美國紐約。

不同於現代人對味精「無益」、「有害」的標籤,池田菊苗將味精視作為國民每日飲食更富營養的重要介質。Eight Flavors 一書作者 Sarah Lohman 在書中闡述:「若富營養的食物味道太淡,加點味精便會令食物更顯味美。」日本菜的確多用這種方式烹調,例如以麵鼓、醬油這些調味工具為食物調味。味精亦是其中一種,顆粒形態令它可以隨意灑在任何食物之上。

當務之急:撥亂反正的形象工程

現時,「味之素」的全球味精市佔率達 20%,客戶中不乏大型食品公司,以中國客戶為眾。其在美國愛荷華州(Iowa)亦有設廠,專門為薯片、雞湯麵等食品製造加工味精。「味之素」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消耗味精逾 320 萬噸,比 2010 年增長 23%。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亦將味精歸類為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並估計美國人平均每日攝取半克味精。

即使受權威認可,銷售數字見增長,似乎仍未完全釋除美國人對味精的疑慮。因此,「味之素」投放千萬美元期望一洗污名,例如在受年輕人歡迎的媒體 BuzzFeed 付費刊登文章宣傳、邀請營養師及廚師試食添加味精前後的食物等,希望透過強調味精的鮮味來修復形象。

1968:聲名受挫的一年

說到味精成千夫所指的調味品,要數 1968 年,由一位醫生撰寫、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信。該名醫生表示吃過中國菜後感到麻木與心悸,提出味精添加劑有可能是導致疾病的罪魁禍首,即雜誌中提出的「中國餐館綜合症」。該醫生言論隨即引來傳媒與消費者共鳴,美國國內的餐廳亦很快開始在門前掛起「不加味精」牌標示。

烹飪歷史學家 Sarah Lohman 指,部分美國人將吃完大餐後的不適,歸結於想像 —— 亞裔廚師將奇怪的粉末,加進了食物當中。她同時指出,這些綜合症狀「通常發生在中國菜之上,美國人製作的食物卻安然無恙,沒有任何不適。因此,當中不只有少量的味精,還有很大劑量的排外主義。」。

「味之素」社長西井孝明。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加味精」標示依舊

在喬治城大學研究日本歷史及文化的 Jordan Sand 教授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在 60 至 70 年代,大量食品添加劑及化學物質皆引起社會恐慌,例如代糖亦曾被指與癌症相關,認為味精只是其中一種被質疑的添加劑。

無論如何,很多餐廳東主仍視「不加味精」為食品安全的標籤。在波蘭經營亞洲餐廳的 Tran Minh 在 7 年前已奉行不加味精。他指,無味精食品在波蘭有很大需求,他要將肉湯熬上 48 小時才能熬出鮮味。他質疑是否所有表明不加味精的餐廳皆用上如此長時間,還是始終「犯禁」,以味精走捷徑。

西井先生則表示,看到這些標示時會感到失望,但公司的民意調查顯示,消費者的意見正逐步改善。「那些美國人口裡說不,但仍然繼續食用大量味精。他們其實了解味精健康的知識,只是尚未做到知行合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