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長者 心理更健康

A+A-
文: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陳志敏

香港智能手機普及率在世界上數一數二,政府於今年 3 月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智能手機滲透率達 88.6%;每兩名 65 歲或以上人士,就有一人擁有智能電話。

這是低頭族的世代,我們的頸椎或許愈來愈磨損,但人際溝通或卻比過去任何世代更緊密。互聯網與不同的通訊軟件,讓溝通不再限於一時一地和面對面,也不限於以固網電話一來一往即時對答,變成跨地域、跨時間地進行。

科技造福人群,昔日公公婆婆們對中文輸入法、傳簡訊與連接網絡或許一頭霧水,現在誰不會發送語音訊息追問兒孫回不回家飲湯呢?抱著愛貓愛犬影自拍照也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更別說在傳統節日不分年齡都曾收過的「蓮花圖配彩色閃閃新細明體祝福語」了。

在傳播學理論中,人際關係大致分成兩類:與家人、好友的「強連結」,以及與同事、網友、點頭之交的「弱連結」。一般而言,我們跟強連結的人關係緊密,互動頻率較高,交換資訊較多,情感依附亦較強;跟弱連結則相反。

有人覺得智能手機削弱人際關係,讓人低頭獨對智能手機,躲進網絡世界,代替親身互動,每個人都成了孤島。筆者近期的一項研究卻發現,對 55 歲至 70 歲人士而言,手機是眾多通訊工具中,最有助他們鞏固與維繫其強連結的關係,因而令他們感到更幸福。

研究訪問了 514 位分佈在 3 個年齡層的人士:18 至 34 歲的青年、35 至 54 歲的中年人士,與 55 至 70 歲的長者。隨機電話訪問調查了受訪者使用的不同通訊工具,包括平板電腦、手提電腦、桌上型電腦、固網電話,以及手提電話,跟其強連結及弱連結的溝通頻率。調查也輔以一套心理學指標作分析,以評估被訪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幸福感。

研究發現,中年人士與長者使用不同通訊工具,並採取多元溝通模式,加強了他們強連結關係,亦提高了幸福感。對青年來說,則加強了他們的弱連結關係,卻削弱了幸福感。

以上的差異,在於不同年紀對人際關係有不同需求。年輕人致力拓展人脈,謀取美好前程,因而花很多時間與弱連結溝通,卻同時受困於工作入侵私人時間而感到不快樂。隨年齡增長,人們更願意花時間經營深刻、富有成果的人際關係,愈來愈重視維繫情感滿足度較高的強連結關係。不同的通訊工具有助突破時空地域限制,讓長者跟強連結關係保持溝通。

筆者去年有另一項研究,與 10 位平均使用手機 17 年的 56 至 77 歲長者詳談,以了解他們對手機的看法。智能手機除了便利了長者的生活,讓他們以 WhatsApp 或 WeChat 與親友保持聯繫,更是潮流的象徵,是趕上時代步伐、不落後於年輕人的明證。

長者重視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他們不僅會拍攝和分享生活照,有趣的是,不少長者甚至喜愛以智能手機拍攝老照片、舊相冊,用自己的方式將實體照片數碼化,再藉通訊軟件傳予親友,緬懷過去。相較於新一代的數碼原居民,在手機上多掃幾下就可重溫舊事,用不著翻箱倒籠。看到長者傳來的泛黃舊照和他們曾經年輕的模樣,大家也當會心微笑,回傳一個 emoji。

智能手機不僅讓不同世代人士在虛擬世界的交流,也加強了親身互動。很多長者收到兒孫送的智能手機禮物,這份禮物會附送「教學服務」。這個服務很多時是面對面進行的,長者們一旦學會了,日後也多了途徑與送禮者聯絡。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不再是陌生的詞語,而是掛在口邊的日常話題,有助跨代溝通,提升幸福感。

低頭族長者是更快樂的。希望長者更幸福,即使不回家飲湯,收到訊息後請記得回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