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中國故宮專家祝勇將於 2018 年 7 月香港書展出版「故宮的紙墨餘香」和「故宮的古物之美」兩本新書。他擅於在芸芸的文物中,在微小中找出脈絡,從而發展出動人的歷史故事。身為故宮專家的他,在弱水三千中,只取一瓢,都已經對歷史文物如數家珍。下文為「故宮的古物之美」第八章「猶在鏡中」的刪節版,透過西晉皇后楊芷的故事,帶出古代銅鏡的藝術史。)
鏡子裡的美貌,後人永遠無法知曉。
一、
曾經,她還年輕。
她的生活裡,還沒有宮殿與帷幄、陰謀與愛情,只有池館畫廊、花樹香徑。
閣樓上,一面擦得鋥亮的銅鏡,映出她的青春。
只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年華、歲月,都像那逝水,流走了,再回不來。
鏡子裡的美貌,後人永遠無法知曉。
北京故宮博物院裡,存著春秋戰國以來的四千多面銅鏡,光影陸離,照亮兩千多年的歲月。只不過,在今天的鏡子裡,已經甚麼都看不到了。那圓形的或者棱花形的,無柄的或者有柄的鏡子,只是一些空的、已然失憶的鏡子。所有在鏡中出現過的人與物都消失了,除了一個銅綠斑斕的粗糙表面,甚麼也沒有留下,彷彿枯萎的花朵,見證著時間的荒涼。
因此,在博物館裡展出的,通常都是銅鏡的背面,它們很少以正面形象出場。那些古鏡的背面,是遠古的龍飛鳳舞,是朝代的繁華盛開。
但在我看來,無論紋線多麼繁縟細緻、浮雕多麼豐韻有致,也只能充當歷史的佈景,而歷史的主角,貯存在鏡面裡,就像她,雖已香消玉殞,卻曾經容光煥發。
她的名字,藏在「晉書」裡,被我無意中翻到。
她叫楊芷。
二、
在她的時代,曾出產過一枚鏡子,被命名為「永平元年四神紋鏡」。
紋飾精美,鈕座外飾著四神紋,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查歷史年表,知道了永平元年,是公元 291 年。
那一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之年。
一場醞釀已久的宮廷政變就在那一年發生,進而引發了著名的「八王之亂」,從此,中華帝國陷入了將近三百年的大混亂,直到公元 589 年隋朝建立,天下才重新河清海晏,歸於一統。
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一面鏡子的誕生,顯然是微不足道的。
本來,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終結了長達 60 年的三國亂世,自立為帝,使中國重歸統一。
司馬炎是司馬懿的孫子,同時也是路人皆知的司馬昭的兒子(嫡長子),是他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的遺志,逼曹操的後代、魏元帝曹奐退了位,自己當上了皇帝。
但他的無限江山,只經歷了兩代人,就分崩離析了。
其原因,一千年眾說不一。
司馬炎娶了兩任皇后,是一對美女姊妹花,一位叫楊艷,另一位就是楊芷。
楊艷病危,擔心胡貴嬪得寵,入主后位,對太子不利,就把堂妹楊芷介紹給皇帝,直到司馬炎答應立楊芷為后,才閉上眼。
楊芷的美,「晉書」裡有記載:「婉嫕有婦德,美映椒房,甚有寵。」
她的面孔,投射在那個時代的鏡子裡。
三、
與老爸司馬炎相比,兒子司馬衷要悲催得多。他老婆賈南風,「晉書」裡形容為「醜而短黑」,還說她「短形青黑色,眉後有疵」。
或許在司馬衷看來,自己的老婆並不算醜,只是美得不那麼明顯。
賈南風憑這樣一副嘴臉能夠上位,並被司馬衷專寵,除了司馬衷缺心眼兒以外(面對百姓餓死,司馬衷一句「何不食肉糜」的名言,已使他聞名於中國史),沒有一身「宮鬥」絕活是不行的。
對於老公(太子司馬衷)的生活作風問題,賈南風嚴防死守,即使有宮女上了她老公的床,懷了她老公的種,她也要狠狠打擊她日漸發達的肚子,直到她的下身血流噴湧,胎死腹中。
對此,司馬衷無動於衷。
但事可忍,爹不可忍。老爸司馬炎看不下去了,因為賈南風殺死的,不只是她情敵的孩子,更是帝國的龍種。
這樣下去,龍種就要絕種。
終於,來自司馬炎的一道聖旨,把賈南風打入洛陽城外的金墉城。
假如沒有皇后楊芷出面求情,賈南風早就死了一百回了。
當賈南風帶著最後一口氣回到人間,楊芷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的善良,換來的竟然是賈南風歇斯底里的報復。
在賈南風看來,司馬炎要廢她,全是因為楊芷的挑撥。
公元 290 年,晉武帝司馬炎駕崩,已過而立之年的司馬衷終於即位,楊芷被尊為皇太后,賈南風終於等來了機會。
永平元年(公元 291 年),就是「永平元年四神紋鏡」被造出的那一年,賈南風聯絡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殺死了皇太后楊芷的父親、顧命大臣楊駿,滅三族。
楊芷孤寂地坐在後宮裡,第一次感到來自朝廷的巨大壓力,而那壓力的源頭,就是已成皇后的賈南風。此時的賈南風,已經暗地裡唆使大臣有司向司馬衷上奏:「皇太后陰漸奸謀,圖危社稷,飛箭繫書,要募將士,同惡相濟,自絕於天。」
那時的楊芷,假如還能攬鏡自照,鏡子裡的面孔,定然是憔悴而孤寂。
女為悅己者容,悅己者不在了,她的美貌,又為誰而存在呢?
終於,她的美貌,永遠消失在鏡子深處。
第二年,賈南風下令,把楊芷囚禁在金墉城。
斷食 8 日之後,楊芷被活活餓死。
那一年,楊芷只有 34 歲。
北京故宮博物院那面「永平元年四神紋鏡」,或許楊芷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畢竟是楊芷那個時代的鏡子。在所有的古鏡中,它是最接近楊芷的那一枚。
而楊芷真正用過的鏡子,就像她的杏眼蛾眉、朱唇貝齒一樣,在時間中,遺失了。
「永平元年四神紋鏡」背面的美好企願,在今日讀來,卻有讓人心慟。
新書推介
在寫過故宮的書畫和建築之後,作者決心書寫故宮裡的「古物」。故宮裡的古物多達 186 萬多件,現時為止這些古物的展出率即使窮盡努力,也只有 0.6%,能夠展示人前的古物只是冰山一角,而通過寫作,雖然難以窮其萬一,但卻能以藝術史的形式,讓讀者深入淺出地了解每中國幾千年下來的古物和藝術形式轉變。
每件古物都與當其時的大歷史扣連,從物件重讀多個或重要的、或不為人知的、或趣味橫生的歷史故事。
本書收錄 18 件不同時代的精選古物,透過作者詩意的筆法、淵博的歷史知識、獨到的觀點以及獨家的一手資料,串連成一部故宮的極簡藝術史。
書名:「故宮的古物之美」
作者:祝勇
出版:CUP 出版(書展攤位:1B-A37 有售)
售價:港幣 108 元
ISBN:978-988-14379-1-4
作家分享
陶傑 X 祝勇講座:「我眼裡的故宮」
日期:2018 年 7 月 23 日(星期一)
時間:上午 11:00 至 下午 12:30
地點:灣仔會展會議室 S222 –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