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俄羅斯禁劇,如何俘虜烏國青年的心?

A+A-
俄羅斯劇集犯罪劇集「小子的話:瀝青上的血」在烏克蘭大受歡迎;圖為劇照。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人的民族認同感有增無減。但以蘇聯時代為背景、獲俄府資助的犯罪劇集「小子的話:瀝青上的血」(Слово пацана. Кровь на асфальте),最近卻通過盜版網站和 Telegram 頻道,「攻佔」禁播俄語節目的烏國,成為當地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連續劇,年輕人尤其著迷。更耐人尋味的是,俄烏兩國官員都想禁播此劇

「小子的話」一共 8 集,故事改篇自記者 Robert Garayev 的同名紀實文學,描述 1987 年蘇聯經濟改革時期,在韃靼斯坦共和國(Tatarstan)的犯罪世界。當時俄羅斯共和國的街頭幫派聲名狼藉,一群青少年於首府喀山成為幫派分子 patsany,為爭地盤而無惡不作。此劇冷靜呈現蘇聯晚期的衰落、憤世和殘酷,加上製作優良及劇情緊湊,自 11 月播出後便成俄國網絡最熱門搜尋字眼,甚至在烏克蘭亦引起轟動。

即使烏克蘭封鎖俄羅斯網頁,並在電台和電視台禁播俄語節目,甚至警告大眾不得散播「侵略國」的影音作品,仍然難阻大批國民下載盜版「小子的話」來看。這股熱潮令主題曲的收聽率在烏國於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奪冠,並在 YouTube 排名第四。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烏克蘭頻道,有俄國軍事記者更樂道:「烏國學童不再吹噓(民族主義運動領袖)班德拉的追隨者,而是追看一名蘇聯晚期傻瓜青年的冒險。」

不少烏克蘭官員、評論家和名人憂慮此劇或為敵國宣傳工具,因資助拍攝的互聯網發展研究院,長年製作「頓巴斯的眼淚」、「納粹懲罰者」等愛國影片。女演員 Irma Vitovska 等人亦指,劇中顯示俄烏的歷史聯繫仍在,很多年輕觀眾對俄及蘇聯產生同情及懷念。公共聯盟 VisitUkraine 更發表文章,指劇中滲透俄式「笑話」,包括一幕黑板上寫有「2 月 24 日」、亦即是俄軍對烏開戰之日,必屬「故意」。

「小子的話」充斥大量暴力鏡頭,在俄烏兩國皆受部分觀眾抨擊;圖為劇照。

12 月 7 日烏克蘭文化部發表聲明,警告國民切勿收看一套「宣揚暴力、犯罪和侵略國固有美學」、包含「敵對宣傳」的俄劇,強調觀看或公開放映該劇均屬違法,並指「停止散播俄羅斯內容尤其重要,以防其訊息及心理操控影響烏克蘭」。不過,烏國人繼續為此爭論。時尚網紅 Anna Alkhim 承認愛看「小子之話」後,被媒體及大批網民指責替俄宣傳;前總統波羅申科則在一次與年青人的會面中,請他們別看該劇。

正當烏國擔心俄羅斯借此軟實力「征服」當地,一些俄國官員卻急著打壓這套大熱劇集,直斥影集把暴力及另類權威浪漫化。一些人亦在俄羅斯發起聯署,要求取消這部充斥割耳、強姦和謀殺等情節的作品。韃靼斯坦總統 Rustam Minnakhanov 則承諾,將會請求克里姆林宮禁播該劇,並指其人權監察員質疑作品是否由外國間諜暗中策劃。莫斯科更有多位參議員呼籲,把「小子之言」從串流平台下架。

烏裔製作人 Alexander Rodnyansky 於俄國電視界享負盛名,去年譴責俄軍入侵烏國後離開當地。他形容「小子之言」非常成功,「若它令人對角色產生興趣、信任並感到興奮,就克服了界限,即使在戰時」,而叫烏府頭痛的是這類劇集把俄人正常化,「描繪成活生生的人」。編劇 Andrii Kokotiukha 則指,烏國多數地區曾是俄羅斯帝國及蘇聯的一部分,「無論我們喜歡與否,俄語都是一個胎記,它定義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