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數字顯示,本港去年有多達 1,080 人自殺,是 2007 年以來的新高。防止悲劇一再發生成一大社會難題,過去的做法,主要是找出誰有自殺風險並施以援手,但多年來似乎成效不彰。西澳大學心理科學學院研究員 Michael Kyron 及負責研究的副校長 Andrew Page 近日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困難在於難以辨識誰有自殺傾向,即使知道,也難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援,所以要防止自殺事件頻生,就先要找出自殺念頭何時出現。
用數據找出自殺念頭何時來襲
Kyron 及 Page 在文中提到,要處理自殺問題,並非先問「誰處於危險之中」,而是應該問「在甚麼時候會陷入危機當中」。雖然已知抑鬱症會增加自殺風險,但大部分患者不會每時每刻都考慮自殺,重要的是知道風險會在何時上升,及時提供支援。
研究人員對住院患者進行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研究。患者被邀請用 iPad 完成問卷調查,十多年來超過 20,000 名患者參與過研究,已收集到約 35 萬份問卷。
然後,Kyron 及 Page 檢查了 110 名平均 25 天內在醫院試圖自殺患者的問卷資料,發現這些患者有 78% 是女性,且被診斷患有重度抑鬱症或焦慮症,年齡介乎 14 歲到 77 歲之間。但護理師與有關患者面談時,約一半人自殺風險被評為「無」至「低」。為此,研究人員嘗試在數據中找出箇中模式,包括何人、何時,嘗試自殺的風險會在短時間內提高。
改變自己是負擔的想法
他們發現,患者在企圖自殺當天,會更強烈認為自己是朋友和家人的負擔。患者反映在企圖自殺的前一天會更感生活失去希望,覺得無法改變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事。研究人員利用這些數據開發演算法,以監測上述及其他關鍵風險因素的峰值,這些因素可能顯示出短期自殺企圖風險增加。這套演算法現已在醫院使用,可提醒工作人員注意高風險患者,以便在自殺風險最高時,立即採取針對措施。
患者對於負擔或絕望的看法是關鍵訊號,可用以確定其短時間內出現的自殺風險。而患者們的看法往往與現實不相符,現實中朋友及家人沒有視其為負擔,反而想要知道如何及何時可為他們提供適切幫助。至於絕望感覺通常也是短暫浮現,並不反映現實沒有出路。Kyron 及 Page 建議臨床工作人員可以與患者合作,協助患者重新評估這些偏頗的想法,並共同制定應對策略。例如,用「所愛的人正在受苦的話,我不會認為他們是一種負擔」取代「我是一種負擔」的想法。
團隊的目標,是在澳洲多個地點、更多精神病患者群體中試驗方法,觀察是否能讓工作人員有足夠時間作出干預及防止自殺;未來更希望在社區中測試,包括預測在校學生的自殺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