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們:學生自殺潮

A+A-

聽說最近,學生自殺又上升,每隔幾天又有一名學生自殺。如果 Google 一下高登或親子討論區的留言,你會找到諸如驕生慣養、鑽牛角尖,或者不見得體諒的形容詞。老派的社會學分析將自殺歸因於社會價值「失序」(見涂爾幹「自殺論」),存在主義者說自殺是一個哲學問題(見卡繆「薛西弗斯的神話」)。對香港人來說,似乎前一種解釋比較接近,但自殺者個人的視角真的如此簡單被影響了嗎?以下節錄 3 本與「自殺」相關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夕拾 X 閒社 Mellow Out:保羅.弗雷勒「受壓迫者教育學」

自開學至 11 月為止,香港便已有 22 名學生自殺或企圖自殺。在歐美地區,學童年齡的人自殺的主因是濫藥、酒精中毒等,惟在東亞主因卻是學業壓力。學校作為一個社教化的機構,規訓學生,打壓學生自主權,令學生成為只懂服從的機器,應僅比 Erving Goffman 所提出的全控機構好一點點。而且,香港的教育制度強調競爭、績效主義,從小便開始灌輸這一套觀念,由小學就有 TSA、升中試,中學便有爭入精英班、DSE,為的就是一張進入大學的入門券。

夕拾 X 閒社為各讀者們介紹巴西的左翼學者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所寫的「受壓迫者的教育學」,此書亦影響到批判教育學的發展。弗雷勒指出,現今的教育學都只不過是「壓迫者的教育學」,以家長主義而正名的自我中心主義,應發展出一套具有人性化、重視自由、人本的「受壓迫者的教育學」,來取代現有的去人性化教育。

填鴨式教育,又名應試教育,在此書中作者形容為「論述」式的教育,迫使學生機械性地背誦上課內容,令學生物化,成為了一個承載白板內容的容器,而教師亦不需要理會教育時的內容,在這個模式下,好教師的定義就是那些可以將容器塞滿的人。對學生而言,好學生代表馴服地成為讓教師灌滿的容器,使學生成為存在處,教師亦成為了存放者,學生只能夠接收,而未能自由地發掘,令學生缺乏了批判性思考能力,與今日香港的教育制度有呼應。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吳曉樂「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學童自殺像是個無比確切存在的都市傳說,你聽到過,知道過,但極少報道,不能討論,似乎生命就如棉絮,一吹就散。

台灣作家吳曉樂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小說為人熟知,當中描寫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和情感勒索,令人毛骨悚然。新作「那些少女沒有抵達」,糅合了原生家庭、學童壓力和少女成長議題,故事開始於作為班主任的吳依光,面對班上有學生跳樓死亡,不禁回憶起自身 17 歲時同樣極欲輕生,而在希望了解學生輕生原因時,她唯一了解的只有當初的自己。

書裡有提到,自殺許多時候只是為了停止感受痛苦,但令痛苦最痛苦的,是不能宣之於口及認為痛苦有錯。如果痛苦是本質?如果人生髒亂失敗是必然?我們不必假裝其不存在,而當失去了叫喊痛苦的能力,或許才是最容易導向想把一切關掉的原因。

願世上的孩子,不必抵達任何地方。

序言書室 Hong Kong Reader:西蒙.德.波娃「形影不離」

中小學時期是一個人慢慢成形的階段,近來屢聞中學生自殺,雖說也受社會風氣影響,但本質上仍意味著一個人感覺與世界格格不入,不想再消耗光陰。必須先此聲明,這並不是為自殺行為辯護,而是想說明這個現象背後的實際問題:人不一定會活得好好的。我們對有自殺傾向的人,應該試圖與他們一起面對這種格格不入感,而不是告訴他們自殺是不應該的。

這次想談談西蒙.德.波娃最近譯成中文的小說「形影不離」,正如波娃很多作品一樣,這是一本自傳性的小說,原稿在波娃死後才出版,但當中表達的很多想法,都在波娃的理論代表作「第二性」加以闡釋。這是一個圍繞著兩位女學生席樂薇與安德蕾的故事,波娃分明以這兩個角色影射自己和她的同學扎扎。兩人都出生於保守的法國中產家庭,故事中安德蕾的家人甚至是嚴格的天主教徒。她們倆都在傳統天主教學校唸書,彼此成為好友,安德蕾對家人和學校灌輸的宗教及家庭觀念充滿疑竇,這也影響到席樂薇(即日後的波娃)對於性和宗教方面的思考。

作為法國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波娃與沙特和卡繆的哲學觀皆源於反抗當時法國社會制度,並支持訴諸行動的共產革命。卡繆對荒謬和反抗的思考源於在殖民地的成長經歷,波娃的女性主義思想,則源於其父權及傳統的家庭背景,以及對傳統教育的反叛。書中有一段寫到安德蕾帶席樂薇走到擺滿家族祖先肖像的藏書室:「那些肖像上的人雖已作古,依舊能感受到他們的存在,而在這些嚴峻的男士之間,安德蕾顯得格格不入:太年輕、太纖細,尤其太生氣勃勃。」這位生氣勃勃、有自己思想的女孩,不想按家人安排的嫁給不愛的人,以我們的話來說,就是想做特立獨行的女知青。她喜歡巴斯卡並懷了骨肉,為了抵抗家人安排的婚姻,她不惜自殘身體,這也導致書中的悲劇結局。

這個與學校家庭格格不入的故事,讀上去有點像典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小說正文後也附有不少波娃與扎扎的照片,還有巴斯卡原型的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波娃生平的話,可以從這些照片中去想像波娃如何用小說展現自己、扎扎和梅洛—龐蒂三人的親密關係。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