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局未平定之際,美國又同時支援以色列,早前美國國會委員會更發表報告,警惕美國要準備與中國和俄羅斯同時交戰之可能。有西方評論甚至警告,潛在的多面戰爭,可能使總統拜登的困境更甚於戰時總統羅斯福。即使美國作為超級大國,軍方可同時兼顧多少條戰線,實在頗成疑問。
目前美國應對的兩大戰線顯而易見。烏克蘭反攻戰陷入膠著,美國承諾「堅持到底」為烏克蘭提供援助,至今已經提供約 750 億美元軍備;哈馬斯在 10 月 7 日對以色列發動恐襲,美國又對以色列表達「堅定」支持。拜登最近要求再撥款 1,060 億美元援助,但隨著以國對加沙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甚或黎巴嫩真主黨向以國發動北面攻勢,美國將無可避免要分散對烏克蘭戰局的關注,甚至降低對其支援程度。
在以色列宣告開戰之後,美國先後將兩大航空母艦打擊群派往地中海東部。負責政策制定的國防部副部長 Mara Karlin 最近承認,其部署目的在於向真主黨及伊朗其他代理人警告,不要「加入這場可怕的戰鬥」,同時中央司令部亦派遣空軍戰鬥機,並提醒陸軍作戰部隊做好準備,以部署到中東地區。與其說美國準備好參與混戰,不如說美軍正利用威懾力量,避免戰爭擴大,減少同時支援以色列與烏克蘭的壓力。
不過,美國面對的威脅當然不止於此,就在哈馬斯恐襲後一星期,美國國會兩黨組成的戰略態勢委員會(Strategic Posture Commission)於 10 月 12 日發表報告,提醒美國必須準備好同時與俄羅斯和中國開戰,並要為此擴大常規部隊、加強國際聯盟、提升核武器現代化計劃。
有關報告乃建基於烏克蘭戰局發展,以及中美在台灣及其他問題關係愈趨緊張而發表,但參與撰寫報告的高級官員拒絕透露,他們收到的情報是否顯示中俄在核武方面有任何合作,僅表示擔心「他們可能以某種方式協調,使我們需要考慮兩面戰爭之可能」。報告推翻美國慣常的國家安全戰略 —— 以威懾力量阻嚇一場軍事衝突,然後集中兵力應付另一場軍事衝突。這意味著目前美國兼顧以色列與烏克蘭戰線的戰略,可能在面對中國和俄羅斯軍事挑戰時不會有效。
美國能否重建軍事威懾力?
美國喬治城大學政治學者 Emma Ashford 與 Matthew Kroenig 最近在「外交政策」雜誌就國際戰略形勢對談,他們都認為最近中國在南海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的活動,有機會觸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U.S.-Philippines Mutual Defense Treaty),加劇未來中美衝突的可能。
Kroenig 強調,美國不能獨力兼顧所有戰線,必須靠印太盟友協助,在極端情況下,不能避免同時應付印太、歐洲和中東三區衝突。他認為美國要就兩大主戰區進行整體規劃,而且必須重建威懾的軍事力量,讓國際看到美國維持自由秩序的決心。他指控伊朗是哈馬斯等發動恐襲的幕後主腦,美國必須對伊朗進行強而有力的報復,以提醒伊朗與國際社會,美國仍然是全球唯一軍事超級大國。
要同時兼顧三個戰區,看在 Ashford 眼裡並不符合當前現實。她提醒即使在後冷戰單極時代,美國國力達到巔峰,都未有能力同時應付三個戰區,如今更是捉襟見肘。她又指正威懾力不是建基於決心,而是取決於國際信譽,背後既要有決心,也要有軍事實力支撐,但問題是美國要在所有地方展示威懾力,軍事實力難免過度分散,結果無法帶來有效的威懾,因此認為美國不宜主動把衝突升級。
除了國際戰線外,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 Harlan Ullman,最近在「國會山報」評論提醒,國內的嚴重撕裂亦是必須正視的戰線。正如戰略態勢委員會的報告警告,民主共和兩黨對立嚴重下,國會未必能夠通過大幅增加國防開支。負責撰寫報告的民主黨人 Madelyn Creedon 與共和黨人 Jon Kyl 坦言,明白國家預算有現實限制,但相信這是「國家必須的投資」,因此必須「向民眾闡述」增加國防開支只是微小代價,卻有望防止美中俄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