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永續策略顧問有限公司(HKSSA)上月發表「ESG700+ 香港 ESG 披露概況調查」報告,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假設 50% 的上市公司每年投入 1.3 億元港元,估計市場最少需要 10 年時間,方能基礎達到港交所根據 ISSB 框架而修訂的 ESG 新規。HKSSA 董事林鐸靈接受 *CUP 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望透過此報告收集聲音,向港交所反映市場狀態,看看港交所會否進一步回應,或存在修訂空間。
「ESG700+ 香港 ESG 披露概況調查」主要針對 2 大範圍,分別是上市公司目前的 ESG 合規披露表現,以及適應港交所對照 ISSB 提出的新合規要求的能力。林鐸靈解釋,研究目的是了解市場是否準備好迎接大變化,她提到港交所早幾年也修訂過相關規定,其中一點是訂立減碳和環境相關目標,幾年後再檢視情況,不是那麼多上市公司定好目標,大家都不知道怎樣做,變相拖延進程,「港交所好像沒有甚麼懲罰和機制去監視,令整個市場好鬆散」。
HKSSA 檢視 722 家香港上市公司的 ESG 報告後,發現雖然這些公司在環境及社會相關的披露表現合格率在 80% 以上,但在管治及氣候變化方面,不合格的比率高達約 40% 和 55%,導致整體的不及格率達 36.29%。至於 ESG 新規適應力的評分方面,只有約 40% 的公司具有基礎能力應對港交所建議的新合規披露要求,因此 HKSSA 認為上市公司很難在不增加人手或資金投入的情況下,應對港交所修訂的新規。
報告顯示,假設有 50%上市公司(約 1,300 間)執行港交所的要求,按照市場現況,估計每家上市公司每年願意投放於 ESG 披露方面的資金約為 10 萬港元,整體的市場規模將約為每年 1.3 億港元。根據預測,這次根據 ISSB 框架提出的修訂,市場將需要約 14.8 億港元的資金,約一半的上市公司方能完成港交所提出的要求。
林鐸靈表示,這些資金包括向公司購買數據,用來做氣候風險對財務影響的評估、設計財務模型、上市公司亦需要增聘人手洞察行情和顧問等。報告指出,若以現有市場情況,假設監管機構沒有其他修訂,國際市場也無相關發展的前提下,香港上市公司最少需要 10 年時間,約一半公司才能追上港交所期望的目標。
根據調查結果,林鐸靈不認為短期之內(5 年內)市場可以完全做到港交所 ESG 新規的要求。她形容這是兩難局面,最終可能三方都輸。港交所可能在缺乏前期政策研究下推出修例,上市公司不知道躺平好,還是投放資金去做,加上不清楚新規推出後會否有後續跟進,這樣就變成人人都輸:港交所未能讓市場達到滿意效果;上市公司不知道怎樣做;而投資者或用家依賴這些資料做判斷, 沒有好的資源去判斷數字是否準確,效果只會參差不齊。「我們(香港)跟國際的距離可能愈來愈遠,他們不斷進步,我們原地踏步。」
林鐸靈稱報告得出的數字令人擔心,反問港交所推出新規有否考慮上市公司需要多些輔助,作為監管機構給予多些支持,甚至要有更明確的機制讓公司跟從去做,不跟從的後果又是甚麼?如果市場的能力,與港交所期望的要求差距那麼大,她期望這份報告發表後,港交所有可能在最終版本落實前,再作修訂或可加減一些要求,令市場更容易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