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6 —— 香港人的五筒真係可以扮四筒?

A+A-
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劇照。

香港人熱愛打麻雀,但以打麻雀為主題的港產片並不多,反而大部分像「賭神」、「至尊無上」等以賭錢為主題,當中包含著各種賭局,如賭波、賭啤或擲骰賭大小等,而打麻雀只是當中的一個小環節。

純粹以打麻雀為主題的電影,過去好像只有 80 年代初的「打雀英雄傳」,而近年以此為主題的(其實都不能說是近年了),當然是「嚦咕嚦咕新年財」了。筆者並非賀歲片粉絲,但也覺得「嚦咕嚦咕新年財」是一部相當有重看性的賀歲片,在嬉嬉鬧鬧之間,有一定程度上的哲理。當年一看,驚為天人。賀歲片一般意味著群星拱照,誰有空就來拍幾天,大量散 gag 串燒,故事性薄弱。可是「嚦咕嚦咕新年財」成功推翻了這概念,簡單來說,它是麻雀版的「臥虎藏龍」。雀神劉德華相中了桀驁不馴的另一高手劉青雲,這跟「臥虎藏龍」中李慕白如何收服玉嬌龍的過程同出一轍,是一個師父收服徒弟的過程。過去港產賀歲片偶爾在電視播放時,筆者都會趕緊轉台,唯獨「嚦咕嚦咕新年財」,不管在哪看到、在哪一場切入,都能讓我坐下來把它看完,當中哲理實在值得每年重溫。

只是今時今日重看,難免有些感觸。

(以下有重要劇透,如果還沒看過這電影,請慎重考慮。但如果你是香港人,又看得懂繁體中文,因而看到這篇文章,卻從沒看過「嚦咕嚦咕新年財」,那相信你是覺得不看也不可惜,所以繼續看下去也沒所謂。)

當中有一場,劉德華用在酒樓找到的飯粒,壓在一隻五筒上,然後假裝不小心推翻了自己的牌,故意讓對手看到,誤導他們以為是四筒,引他們扣著;最後劉德華餬牌,劉青雲就認定他出千,要拿刀砍他的手時,劉德華才神態自若地把黏在牌上的飯粒彈走,告訴眾人只是五筒扮四筒。

當年看到這個情節,覺得雋永,細心一想,這不就是香港人的醒目仔精神嗎?

盡可能鑽研各種規矩中的灰色地帶,然後踩著界線,嘗試拿取最大利益,即使攤開,你也咬我唔入,我沒犯規,你就「吹我唔漲,掹我唔長」。

雖然在普通法的邏輯下,只要不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事,就代表全都可以做,但在各種制度已經完善的今天,沒有完全制止的,不代表就是愛國,一旦「忠誠不絕對,就等於絕對不忠誠」。因此這種搵粒米混過去、五筒扮四筒的走精面,恐怕在香港地已成絕響。

畢竟「嚦咕嚦咕新年財」自上映至今,轉眼已 21 年,這些年,甚麼光景,你懂的。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思考是危險的開始,創作乃囹圄之門票。只因吞過紅藥丸,從此走上殺頭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