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如何演變成如同金融機構?

A+A-
漢莎航空、柏林航空、阿提哈德航空等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推出信用卡;攝於 2017 年。很多這類信用卡都連帶飛行里數計劃。 圖片來源:Lino Mirgeler/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上月,美國達美航空宣佈更改「飛凡里程常客計劃」,將原本結合消費金額與飛行里數的計分方法,改為只計算消費金額,並提高入會與獎賞門檻;換言之,由鼓勵「多飛行」轉為「多消費」。美國范德堡大學法學院教授 Ganesh Sitaraman 在「大西洋」雜誌撰文,批評這類飛行常客計劃反映了美國航空業的腐敗,將矛頭指向監管。

1930 年代末,聯邦政府立法由民航委員會(Civil Aeronautics Board)監管航空公司、訂立航線及收費;1978 年,國會放寛對航空業管制,決定將該委員會廢除。美國航空公司隨之實施「超級優惠」票價,促銷每班機的剩餘座位;但對習慣提早購票的商務旅客而言,卻變相提高了機票價格。因此,該公司在 1981 年開發新的市場計劃 AAdvantage,為常客提供額外福利。其他公司亦爭相仿傚。

初時這些優惠計劃,就像「買滿 10 杯咖啡,第 11 杯免費」般簡單。及後之所以演變成複雜的計分系統,源於 3 大變化:

  • 1987 年,美國航空與花旗銀行推出聯名信用卡,可用積分兌換航班;
  • 1990 年代,航空公司增設票價等級,對機票實施差別定價;以及,
  • 2007 年,維珍美國航空因應「票價等級」比「飛行里數」更能獲利,遂推出一項忠誠度計劃,獎勵消費而不是累積的里程。

航空公司已形同金融機構

達美航空最近更改飛行里數計劃。 圖片來源:Elijah Nouvelage/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航空公司運用這類獎賞系統憑空創造了積分,並以真金白銀售予推出聯名信用卡的銀行。銀行和信用卡公司向持卡人提供消費積分,同時透過刷卡費用來賺錢;而持卡人可用積分兌換航班,並透過航空公司網站換購其他商品和服務。

目前僅是達美航空的美國運通信用卡,消費額已佔美國 GDP 近 1%。2020 年,華爾街貸款機構對主要航空公司的里程計劃進行評價,最終其價值更高於航空公司本身;例如聯合航空的前程萬里(MileagePlus)計劃就價值 220 億美元,公司市值則為 106 億美元。

憑積分換購航班或酒店,像是一種免費獎勵;但實際上,刷卡費促使商戶提高整體價格,而兌換積分更像是獲得回扣。另外,航空公司憑空發行「貨幣」(積分),並可決定或隨時更改其價值及用途,系統欠缺公平和透明度。但由於美國只有 4 間主要航空公司,並已 4 分之 3 的市場,客戶根本沒太多其他選擇。

放鬆規管只會令固有問題惡化

支持放寛監管的人認為,航空公司就如其他企業,可透過市場力量令一切步入正軌。但 Sitaraman 指出,航空業並非一般業務,其資金成本及入場門檻極高,新競爭者亦難以超越現有的大型航空公司。放鬆管制將令公司轉向整合和削減成本,或導致數十家航空公司破產及被收購;隨著競爭進一步減少,服務水平將愈趨下降;當發生像 911 或大流行等危機時,航空公司往往將利潤用於股票回購,並需由聯邦政府救助。

放寬管制法頒佈後幾年間,機票確實變得更便宜,但飛行成本已平穩下降。而放寛管制只會令業內的固有問題惡化,從「受監管」變成「不受監管」的寡頭壟斷。故應將航空跟鐵路、電網和通訊網絡等公共事業看齊,關鍵是建立一套與時並進的監管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