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敗走後,伊拉克局勢相對平靜,加上全球疫情消退,令旅遊業蓬勃發展。根據官方統計,光在早前的宰牲節 5 天長假,就有 70 萬人到訪北部的庫爾德自治區,包括少量外國客。即使當地仍有政治、經濟和氣候危機,甚至遺留數百萬個地雷,但其壯麗風光及歷史古跡,仍能吸引一些歐美遊客「以身犯險」。
從上世紀 80 年代的兩伊戰爭、90 年代的波斯灣戰爭,到 2003 年美軍入侵,以至與「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衝突,伊拉克經歷過種種動盪,如今總算稍為穩定下來,開始在多個城市大興土木,還相隔逾 40 年主辦海灣盃足球賽。不少外國旅客趁機到此一遊,欣賞沙漠、沼澤、洞穴等自然景象,以及世上最古老城市、帝國的遺跡,歐美人數更持續增長。
總理安全顧問 Abdel-Karim Sudani 表示,在去年 11 月 15 日至今年 5 月 15 日期間,超過 250 萬名外國人到訪伊拉克,包括 31.2 萬阿拉伯遊客。旅遊部長 Ahmed Fakak Al-Badrani 則指,現正興建新酒店應付不斷增加的需求,並且翻新旅遊景點和歷史文化建築。「遊客充當使者告訴西方國家,伊拉克已變回一個安全國家,而非部分人所說的一道紅線。」
政府致力推動旅遊業,希望實現經濟多元化,以擺脫對石油的依賴,但庫爾德自治區旅遊部的 Hameed Amedi Salih 直言,歷年戰爭和衝突留下的地雷阻礙發展。他以位於杜胡克市(Dohuk)、估計有 7,000 年歷史的 Enishke 洞穴為例,遊客可由此俯瞰薩達姆侯賽因其中一間宮殿,但不遠便是活躍的地雷區。「我們告訴人們別到那裡,但也只能這樣做。」
西方旅客還面臨綁架和殺害的風險。「阿爾蓋達」和「伊斯蘭國」等遜尼派穆斯林極端組織,以及親伊朗的強硬什葉派民兵,均視美國人為佔領者。去年底,一名美國公民在巴格達鬧市被殺。目前歐洲多國仍對伊拉克發出旅遊警告,美國國務院官網亦指「由於恐怖主義、綁架、武裝衝突、內亂,請勿前往伊拉克」,赴伊前則應寫下遺囑及向家人交代身後事。
這些警告的作用有限,至少無法阻止 28 歲的 Jacob Nemec。這位美國青年承認,家人強烈反對他赴伊旅遊,自己亦感不安。「我作為美國人有點猶豫,心想『我的政府在此做了很糟的事,人人都會因此恨我嗎』。」Nemec 最終聯同兩名歐洲遊客,參觀巴比倫遺址、什葉派聖城納杰夫和北部的摩蘇爾古城。「國家可能很壞,但無論走到哪裡,人都是友善的。」
然而,伊拉克大部分古代遺跡未有標示牌介紹,當地亦缺乏認可導遊,巴格達國際機場更無官方網站,熱門搜尋結果指該國是「地球上最危險地方之一」。很多本地人試圖改變形象,包括旅遊博客 Ali Hilal。疫情時他環遊全國,並以影片分享古代宮殿和青蔥山脈之美。「我們當然有無數政治、社會和環境問題,卻可能忘記有另一面,而這是我試圖讓自己和人們看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