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兵變 24 小時結束,但所影響的又豈止得 24 小時。普京在兵變後的演說提到,必須警惕 1917 年兵變如何為國家帶來苦難。眾所周知,當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較鮮為人知的是當年還有一場兵變,雖然失敗告終,但仍然成為二月革命政權的催命符。這場與華格納兵變相提並論的歷史事件,究竟是甚麼回事?
普京談及的兵變發生在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之間,史稱「科爾尼洛夫叛亂」(Kornilov Affair)。在兵變此起彼落的年代,這卻是 20 世紀俄國史上最失敗的一場。當年二月革命推翻沙俄政權,但臨時政府要俄國繼續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戰,未能穩定瀕臨崩潰的政治經濟局面,全國各地亂象叢生。最著名有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s)與士兵武裝動亂,史稱「七月危機」(July Days)。
在風雨飄搖的 7 月,戰爭英雄科爾尼洛夫(Lavr Kornilov)獲任命俄軍最高統帥,後來更被擁戴為結束國家混亂的救星,得到保守派及中間派政黨、高級將領、銀行及工業界領袖支持,甚至被慫恿透過軍事獨裁重建秩序。科爾尼洛夫主張,俄軍軍紀敗壞的原因,在於彼得格勒蘇維埃滲透。
科爾尼洛夫起初與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Alexander Kerensky)互相合作,但後來政治分歧愈加嚴重。科爾尼洛夫指控政府沒有解散蘇維埃的膽識,克倫斯基卻無意剷除蘇維埃,只要蘇維埃就範即可。同年 8 月 21 日德軍佔領里加(Riga),時稱彼得格勒(Petrograd)的首都聖彼得堡岌岌可危,使科爾尼洛夫確信有必要接管文人政府,以有效抗敵;克倫斯基則痛斥科爾尼洛夫為「叛徒」,並解除其軍方指揮權。
8 月 27 日,得知消息的科爾尼洛夫調派騎兵向首都進攻。克倫斯基為保住彼得格勒別無選擇,只好求助於蘇維埃與工人,布爾什維克於是把握機會擴張實力,派遣武裝工人守城。由於一次大戰已持續數年,屢戰屢敗的俄軍早就相當厭戰,因此大多被蘇維埃代表說服投降,其指揮官亦自殺身亡,科爾尼洛夫則在前線的軍區總部被捕。
雖然整場兵變不足數天便流產,克倫斯基亦保住政權,但布爾什維克顯然才是真正贏家。克倫斯基沒有為彼得格勒解圍,真正政治權威轉移到蘇維埃與幕後的布爾什維克身上,作為交換的政治條件,克倫斯基允許布爾什維克公開運作,使列寧得以公然宣傳推翻「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政府,為同年 10 月推翻克倫斯基政權的重要伏線。
普京的歷史類比準確嗎?
華格納集團兵變確實有科爾尼洛夫叛亂的影子,但兩者不盡相同。專研蘇俄史的牛津大學名譽教授瑟維斯(Robert Service)前日在「外交政策」雜誌撰文指出,科爾尼洛夫無意推翻二月革命成果,只打算拉克倫斯基下台,以獨裁者之姿接管政府,並深信自己可得到中間派及右派支持。至於華格納事變中的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儘管他前晚聲言兵變純粹出於「抗議」,但背後尚有眾多疑團未解,真正盤算仍有待水落石出。
兩場兵變同樣是戰爭背景下發生,科爾尼洛夫作為軍方高層,對俄軍實力每況愈下相當恐懼,期望以加強傳統訓練,透過灌輸和紀律重建戰力,而且他始終期望俄羅斯能夠與英國、法國和美國共同贏得戰爭。普里戈任的態度截然不同,他公開指證整場烏克蘭戰爭都是建基於「謊言」,更批評俄軍非但無法收割領土,實質上是不斷撤退,指控官媒散播危險的樂觀主義訊息。儘管華格納集團本身亦惡貫滿盈,但不論出於甚麼動機,普里戈任發言確實觸動俄羅斯人神經,對普京權威的打擊不容輕視。
當然,普京以科爾尼洛夫叛亂作為類比,本身要傳遞的訊息可以相當單純。在俄羅斯的歷史教育中,1917 年經常被片面描述為混亂時代,普京拿當年的兵變相提並論,可能只想重申「國家不能亂,也亂不起來」。事實上,今日普京政府仍實行有效的鐵腕管治,與 1917 年自由而混亂的俄羅斯,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令這樣的類比顯得不倫不類。但普京會在危急關頭聯想到科爾尼洛夫叛亂,或許亦透露其潛藏的真正恐懼:即使是失敗的叛變,都可能是政權覆亡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