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磁刺激:以磁石治療抑鬱症

A+A-
澳洲一家診所正示範「經顱磁刺激」。 圖片來源:Carla Gottgen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社會局勢急促變化,加上經濟不景,人們面對的壓力極為嚴峻,心理健康成為更加迫切的問題,其中香港就有超過 30 萬人患抑鬱症,猶如可怕的都市病。醫學界一直研究各種對策,務求紓緩抑鬱症狀,其中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在今年 5 月起便提供名為「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的療法,嘗試以磁石治療抑鬱症。

杜倫大學神經科學教授 Amanda Ellison 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講解背後的原理。一套典型的「經顱磁刺激」療程,通常為期兩到六個星期,每週五天、每次半小時,原理是通過放置在頭骨上的設備,把磁力脈衝(magnetic pulse)送入大腦,刺激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之血液流通。「經顱磁刺激」療法不僅被用於治療抑鬱症,還被用作多發性硬化和運動神經元疾病的診斷工具。在治療情緒障礙(如抑鬱和焦慮)方面,相關的療效研究已經長達 30 多年。

所謂的「難治型抑鬱症」(refractory depression),是一些抗抑鬱藥和對話治療都處理不了的病情。從前臨床專家通常會用上「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電療)來處理這些病例,不過這種做法相對「粗暴」,直接透過電擊腦部來誘發痙攣,會對患者造成潛在的傷害。而「經顱磁刺激」的做法則相對溫和,不會直接電擊腦部,而是通過頭骨外的磁場作用,令大腦內部產生電流變化。

1831 年,Michael Faraday 發現電磁感應(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原理,為後來的「經顱磁刺激」療法打下理論根基。接下來的一個世紀,法國醫學家 Jacques-Arsène d’Arsonval 和英國物理學教授 Sylvanus P. Thompson 等人創造了各種設備,試圖以人工方式刺激神經系統,前者的設計是為了早期的心律再同步治療,後者的裝置則是為了刺激大腦。但由於這些設備體積龐大,以及需要產生的磁場耗費極多能量,使得開發工作十分困難。

直到 1985 年,英國錫菲大學的醫學物理學家 Anthony Barker 的研究工作,促使一種小型而便宜的設備誕生,使科學家能夠在短時間內集中刺激大腦 1 立方厘米的區域。這種技術相對安全,可在病人清醒時應用。通常抑鬱症患者左前額葉皮質活躍程度較低,而那是大腦負責規劃和思考過程的區域,使用更高頻率的脈衝可啟動這些神經元,從而緩解抑鬱症症狀。相反在焦慮症病例中,右側腦前額區域的活動過於活躍,因此會使用較低頻率脈衝來平靜該區域的活動。

而針對「難治性抑鬱症」,研究指出「經顱磁刺激」能發揮正面療效,而且對於老人和孕婦同樣安全。不過,對於患有癲癇,又或者頭部有動脈瘤彈簧圈、金屬牙齒器具和金屬穿孔的人則不建議使用。Ellison 相信隨著更多診所使用「經顱磁刺激」療法,將為科學家提供更多數據,以確定在哪些情況下、對哪類患者、以及甚麼治療方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