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當智能手機或家中電器壞掉時,許多人寧願丟棄也不願拿去修理,結果製造大量電子垃圾。奧地利政府去年開始推出電子產品維修券,補助各種電器的維修費,旨在緩解電子垃圾問題。歐洲各國亦陸續立法推動反浪費,這些改革如何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
去年 4 月,奧地利政府落實一項計劃,允許消費者把出問題的電子產品,包括智能手機、手提電腦、咖啡機、洗碗機等帶到 3,500 個維修點任一,就可憑藉從官方網站下載的維修券獲得 50% 維修費用補助,上限為 200 歐元(約 1,670 港元)。當局最初預計到 2026 年會兌換 40 萬張維修券,但反應比預期熱烈,截至今年 4 月已兌換 56 萬張。計劃既有助解決電子垃圾問題,還能鼓勵生產商開發更可持續的產品和商業模式。
根據歐盟委員會數據,在歐洲,每年因丟棄電子產品而產生的垃圾多達 3,500 萬噸,產生 2.61 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當中很多被丟棄的產品實際上可以修復。歐盟正努力為部分電子設備引入「維修權」(right to repair),即在產品法定保養期內,生產商有義務提供維修服務,前提是維修費用不超過更換費用;在購買日期後 5 到 10 年,生產商仍有義務維修產品,費用則由消費者承擔。此舉將迫使生產商披露維修產品的信息,令他們不再壟斷維修服務,允許小型企業參與,以降低維修成本。
除奧地利外,其他歐洲國家近年陸續推出反浪費措施。以法國為例,當地於 2021 年強制蘋果、Samsung 和其他電子製造商為其產品添加「可維修性評分」,讓消費者購買前自行選擇;英國在 2021 年 7 月落實「維修權法案」,規定製造商有義務出售配件,以便維修人員自行維修,同時強制製造商向消費者和第三方企業提供配件和維修信息,時長 10 年。不過該法案包涵的目標產品很少,手機、手提電腦、微波爐等常用電子產品都不包括在內。
奧地利的維修券計劃,促使人們改變思維。環境諮詢非政府組織 DIE UMWELTBERATUNG 的 Markus Piringer 表示,自計劃開始以來,當地維修店多了新客戶,維修品質亦有改善,人們更願意花錢購買配件。另一重點是計劃有助解決就業問題,維也納維修中心 R.U.S.Z 創辦人 Sepp Eisenriegler 兩年前開始與奧地利公共就業服務部(AMS)和職業培訓學院(BFI)合作,為 10 名長期失業的人士提供 6 個月維修培訓,目前機構正研究在 BFI 的機電課程中增加維修內容,待畢業生進入職場後,能提高維修產品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