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與香港電影評論史:獨立、前衛、進步的初衷

A+A-
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得主劉青雲及鄭秀文。 圖片來源:VCG/VCG via Getty Images

4 月 16 日,第 41 屆香港電影金像奬頒獎典禮結束,其中「給十九歲的我」奪得「最佳電影」殊榮,惹起極大爭議。有人批評金像獎是小圈子選舉,金像獎董事局主席爾冬陞回應指,金像獎是一個工業獎,現在已有 2,000 個投票人,「係咪小圈子,視乎你用咩角度去睇」。回顧金像獎成立之初以至整段電影評論史,其實象徵了青春、現代。

香港電影金像獎始於 1982 年,由「電影雙周刊」一手創辦。而「電影雙周刊」自身的成立,又要追溯到 60 年代年青人之間的電影評論熱潮。今年獲頒專業精神獎的羅卡,曾在「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敘述香港的電影評論史。他形容「60 年代是戰後新一代成長為青少年的時期,青春文化急速積聚成為新力量」。當時一班青年有見主流媒體甚少關於電影藝術和思潮的報道,於是組織評論平台,例如「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讓青年人交流電影新知識。

羅卡在 1962 年接手「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編務,擺脫報刊娛樂版模式,不刊載國片新片消息和明星動態,而是主力評論國際電影潮流,令「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變得西化和青春活潑。當時編作者大多是 20 來歲、不滿主流電影文化的文藝青年,以寫作互相砥礪。當時編者還有陸離,作者有舒明、西西、石琪、吳昊等人,譚家明、亦舒、崑南、李歐梵亦間中參與;到 70 年代舊編作者引退,又有舒琪、黃國兆、也斯、陳廷清等人上陣,後來都成為重要文化人。

在 1960 年代初,這班年輕評論人大多透過外國書刊自修電影知識,並時常翻譯外國評論。當時羅卡會取材於 Films & FilmingSight & SoundFilm Culture 等雜誌,而石琪則自學日文,翻譯日本的「電影旬報」和「電影藝術」。到 60 年代後半期,「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走向本地化,尤其是六七暴動令知識分子更關注本地議題。作者們開始更常評論本地流行電影,周報也會舉辦電影會,公開放映、研討藝術影片,有些人後來加入了業界。

1974 年,「中國學生周報」因無以維持銷量而結束。在結束前,「學周」電影版已培養出新一代電影愛好者和影評人;譚家明便是後來香港新浪潮的領軍人物。翌年,海歸派女導演唐書璇出資創辦了雙周刊「大特寫」,被認為是香港第一本「不以明星消息為主的嚴肅電影雜誌」。可惜出版 66 期後,「大特寫」於 1978 年停刊,不過就成功培訓出一班有質素的新生代編輯,部分團隊骨幹如陳柏生和劉志華,又在翌年成立了「電影雙周刊」,成為早年新浪潮的主要陣地

「電影雙週刊」第 375 期封面。 圖片來源:電影雙週刊/Facebook

差不多同時期的 1977 年,在文化署署長陳達文推動下,香港舉行了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每年為本地帶來優秀的外國電影。1978 年成立的「香港電影文化中心」,是香港第一個致力推廣本地電影文化的團體,發起人有蔡繼光、羅卡、徐克和吳昊等。羅卡、舒琪,以及後來一些香港新浪潮領軍人物如徐克、唐基明、嚴浩、方育平等開辦第一批電影課程。1979 年,徐克「蝶變」、許鞍華「瘋劫」、章國明「點指兵兵」上映,標誌著新浪潮開始。

而當新浪潮日漸壯大,「電影雙周刊」的受眾愈來愈多,於是也組織了一群電影人,進行年度優秀電影和優秀電影人評選。在 1982 年 3 月 9 日,「電影雙周刊」與香港電台在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聯合主辦了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初時金像獎全由影評人投票,以 11 分至 20 分制計分,各個獎項並非冠以「最佳」名目,而是「最受影評人推薦」。首屆推薦電影及導演是方育平的「父子情」,男女演員分別是許冠文「摩登保鑣」及惠英紅「長輩」。

隨著香港電影產業愈來愈繁盛,電影作品衝出國際,金像獎也成為區域盛事,受到外界關注。在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等多個專業電影協會紛紛成立,先後參與統籌金像獎。金像獎也走向制度化,1993 年正式註冊成立「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限公司」。現時,金像獎董事局由 14 個本港專業電影協會組成,董事局主席爾冬陞亦指出:「(金像獎)整個發展過程,最早是由『電影雙周』開始舉辦,後期我們參考奧斯卡、參考工業獎,奧斯卡已有九千幾人投票,它是工業獎,不是康城、柏林那種由評委選出的獎項。」

另一方面,當 90 年代初影市興旺,「電影雙周刊」最高峰時每期銷量可達 13 萬冊以上,被喻為是香港本地出版歷時最長時間、期數最多的地道電影雜誌。不過,隨著紙本雜誌式微、香港影市衰落,「電影雙周刊」亦在 2007 年停刊,歷時 28 年,最後一期為 72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