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動氣候議程,讓地球更可持續發展下去,約制經濟活動已是大勢所趨,根據一些國際和本地的氣候游說第一身經驗,可以負責任的斷言,最大話語權不在於富豪、企業、學者、科學家、環保組織,而是在於政府和買方身上。
左翼主義在歐美繼續走得比較前,監管機構尤其關心漂綠問題。歐盟委員會於 2023 年 3 月提出一項「綠色聲明指引」(Green Claim Directives),保障消費者免被企業誤導:「確保根據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環境影響來證實環境聲明。」
這條法案最大賣點在於刑罰甚為嚴苛,嚴重違者需被罰至少是相關成員國營業額的 4%,可謂即將對不少在歐洲經營的企業構成重大的 ESG 風險。
委員會認為,未來消費者將更清楚、更有信心地知道,當商品以綠色出售時,確實屬於綠色,並且有更高質量的標籤信息用以選擇環保產品和服務。
事實上,去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發表有關氣候漂綠訴訟的政策報告,預視氣候提訴會愈來愈普遍及多樣化,並提醒外界應盡一切努力,不應誇大公司正在採取的氣候行動。
至於企業需與市場營銷、科學和法律團隊一起審視廣告,考慮公司作出的淨零承諾或其他氣候承諾,還有公司對氣候造成的負面影響,以避免發佈潛在的誤導資訊,從而減少氣候漂綠索賠帶來的訴訟風險。
回到香港,現時全城濫用「綠色」標籤,不論是超級市場的食品飲料、百貨公司的商品,甚至是一些跟政治和金融掛勾的活動也隨便掛上「碳中和」、「可持續發展」、「ESG」等字眼,箇中釐定之準則卻叫人無從稽考。由此可見,兩地看待漂綠的態度,仍待時間去慢慢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