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女俠玩救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毫無懸念地成為今屆奧斯卡的大贏家,包辦了 7 個主要獎項,包括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主演的楊紫瓊與關繼威獲得最佳女主角及最佳男配角,楊也成為了奧斯卡史上第一位亞裔影后。
「亞裔」—— 一個充滿歧義又令人想入非非的稱呼,只要這個字出現,你就知道必然有爭論。楊紫瓊獲獎後,香港的楊局長果然沒有讓人失望,立即發揮高強的攀附力,說楊獲獎是「實至名歸,亦彰顯了香港演員和香港電影圈的實力。」
電影其中一個高明之處是對於「多重宇宙」的詮釋,能夠貫通戲內戲外,假作真時真亦假,連電影本身甚至觀眾也體現了這個概念。「亞裔」是個貌似統一的稱呼,但從語言文化、國族認同、地政衝突、到世代差異,實際包裹的元素卻是雜亂多元。電影以貌合神離的家庭作為隱喻,安排每個成員都操不同語言或方言,體現了所謂的「亞裔」其實是一群自說自話的不同人。
細心留意劇中副題,電影原來有一個官方的中譯名字:「天馬行空」。然而中港台上映時分別譯成「瞬息全宇宙」、「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和「媽的多重宇宙」,只有新加坡沿用官方譯名「天馬行空」。即使官方提供了翻譯,電影還是在各華語地區擁有不同的中文戲名,剛好體現了「亞裔」名下各自為政的多重宇宙。
更諷刺的是,因為台灣上映時,字幕譯者加入過量的個人風格而被罵翻,結果上架串流平台時要更換成新譯版字幕,單單在台灣地區就有兩個版本的字幕。如果「語言」在電影中是多重宇宙的隱喻,那麼字幕的風波則剛好象徵了撕裂的社會與政治。
語言差異與現實的戲名與字幕形成類比,戲內的多重宇宙接通了戲外的多重宇宙,使電影機緣巧合地成為了一個地政關係的寓言。每一個的「官方」都想把論述往自己裡靠,現實反應卻印證了大家各有想法。壓在「一家人同聲同氣」的傳統印象下,其實是擁有不同意志的靈魂。
幾個月前爆出電影主角原屬成龍擔演,因為他推演才由楊紫瓊頂上。這也許暗示著,我們身處的並非王秀蓮的最差的宇宙。幸好成龍沒有接下王威門的角色,否則「成龍玩救宇宙」很可能只會成為一部有趣的爆谷片,也不會出現在奧斯卡的頒獎台上,而亞洲的局勢也比今天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