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珊:藍染創作還原香港本色

A+A-
「源山手染」參加者來自五湖四海,在體驗過程認識到,由萃取藍泥染料到染成一刻,面對天氣及溫度等多變因素,衝擊著固有的學習方式。

談起藍染,大家或會想起日本、非洲或中國等地的傳統手工藝,不過,製作藍泥染料的馬藍,早已活在香港過百年,跟鄉村傳統染布文化息息相關。環境生態藝術家郝立仁(Benjamin),過去幾年研究本地馬藍的成長故事,籌辦「源山手染」藝術項目。他邀請村民及大眾在荔枝窩梅子林村開墾馬藍園、製作染料及親手染製作品,讓人們從原生植物的根本,看見香港色彩。

筆者去年夏天參與 Benjamin 的藍染創作項目,活動共有 6 節,每一節皆與大約 10 位參加者由沙頭角碼頭坐船出發,到達荔枝窩村口,再上山走,沿途經過不少參天老樹和找青草吃的牛群,走了大約 25 分鐘,才到達梅子林村。

到了村口,眼前迎來一片桔樹林,幾間客家古屋依山而建,景緻優美。這條古村有近 400 年歷史,經歷不同朝代更替,村內小溪依然流水淙淙,馬藍得到深山活水滋潤,在樹蔭石澗長得非常茂盛,像是默默見證著鄉村在幾個世紀的盛衰。

熱愛大自然的 Benjamin,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及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合辦的藝術學士課程,及後到美國哈特福大學進修跨學科藝術碩士,其作品亦於香港、冰島及美國等地方展出。他對創作過程有獨特看法:「藝術創作的形式多樣,可以一個人關起門來獨自繪畫,當下的香港,我希望嘗試不同的方式,讓人、鄉郊與自然環境拉得更近」。

近年,Benjamin 著重實踐藝術和永續鄉郊共生關係,定期到荔枝窩村及梅子林村,考察不同原生植物在當地的成長環境,而馬藍在村裡甚為常見,故選它作藝術創作物料。

俗稱「藍泥」的藍靛,原本是中國古時普遍使用的染料,經由栽種藍草、發酵、脫氧等過程而萃取當中的物質作為染料。他解釋說,萃取藍泥,要先採馬藍葉,將葉子泡在水裡釋出藍色素,再撈走腐葉,將石灰水加到馬藍液中攪拌,經一天至兩天沉澱,再隔去多餘水分。

由於藍泥無法直接染色,Benjamin 說,需添加石灰水以及果糖供發酵菌作營養,使染料在上色時更加穩定。

每一缸藍染,彷佛自有其生命力。筆者曾將一塊純白色的綿手帕,放進染缸 5 分鐘後撈起,手帕呈現出多變色彩:青色、淺藍色、深藍色…… 不到 10 秒,一塊浸過馬藍液的順綿手帕,由青色逐漸變成深藍色,色澤沉厚穩重,難怪深受人們喜愛。

想親身了解馬藍的故事,大家可訪荔枝窩的「梅子林故事館」,這裡原是一幢客家屋,屋內展出了 Benjamin「源山手染」多項創作。

「識用係寶,唔識用就係草!」Benjamin 笑說,昔日客家族群活在深山,資源雖然匱乏,卻使人發揮創意,就地取材應付生活所需,人們會採摘馬藍,萃取其天然色素,為舊衣物補上獨特色彩。他說:「以前買衫不是容易的事,每逢新年前夕,特別多村民需要替舊衣補上色彩,會聘用染匠入村,將馬藍製成藍泥作染衫用,藍染布藝漸漸成為客家文化一部分。」

製作染料用的素材,如石灰的蠔殼、提取果糖的水果,皆可在荔枝窩步行範圍內找到。親身採收過,更能想像到從前村民的生活習慣,跟大自然密不可分。

創作過程亦讓他思考,香港這片前殖民地,曾有過一段蓬勃的紡織及染布工業時期,如荃灣是紡織工廠重要集中地。然而,90 年代中期,廠房陸續北移,整個產業急速萎縮。他說:「香港經歷過紡織業蓬勃時代,工業量產方式大量耗用水資源,對大自然予取予奪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回歸大自然,重新跟土地聯繫,而不是破壞土地。」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獨立記者,熱愛走訪農場與餐桌,分享生產者和社區故事。近期著作:「菜包裡的人情味 —— 社區支持農業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