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可怕,更可怕的是旁觀者清但熟悉的人深陷其中,想幫助對方脫離邪教又苦無辦法。最惡劣的後果,可能是當事人為了邪教信仰跟自己關係決裂。如何幫助身邊的人認清邪教真面目,需要技巧。
甚麼是邪教?
Cult Trip: Inside the World of Coercion and Control 作者 Anke Richter 認為邪教十分廣泛,「任何群體都可能出問題」,她就曾聽聞有佛教邪教、加密貨幣邪教、瑜伽邪教,甚至是鋼管舞邪教。但說到本質,Richter 描述邪教對信徒有大量要求或施加很強的控制。「控制你的生活…… 也控制敘述、你接收的信息。」比起阻止信徒自由瀏覽媒體,邪教有更微妙的手段 —— 引導人們不信任媒體、呼籲他們關注特定 YouTube 頻道等等,還可進而控制人們的飲食、性生活。
為甚麼有人會受邪教吸引?Richter 解釋,邪教內部有一種「我們對抗他們」的心態,追隨者相信邪教領袖擁有一切答案,且可治癒他們。一些正在尋求某些東西、想生活有更深邃意義,或遇上挫折的人,最終或會陷入邪教,深受邪教給予的一些積極信息所打動,願意全身心靈投入其中。追隨者對邪教產生真誠的愛,也是旁人難以伸出援手的原因。
充當對方的一面鏡
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 Rod Dubrow-Marshall 及應用心理學講師 Linda Dubrow-Marshall 指出,信徒已有自己就是團體一分子的想法,故無論旁觀者眼中的邪教看起來多麼古怪有害,若批評這個團體,在信徒眼中都如同批評朋友、家人。關心信徒的親友或會嘗試整理事實、請求人們找回昔日自我,甚至直接干預,但這些方法多難以產生影響。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顯示,隨著人們日益深入一個極端群體,其他不同觀點就更難影響他們。那怕有人憂慮親友為邪教信徒,最重要是不要馬上批評、譴責、質疑。
二人提出,身邊人要做的是先以動機訪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打開對話大門,關注對方為何認同有關團體、從中得到甚麼,嘗試向對方表示:「很高興見到你積極發展自己,且在團體找到快樂。」動機訪談的要旨是,與其強迫他人改變,不如幫助他們找到改變的內在動力。通過提出開放式問題及仔細傾聽,如同舉起鏡子,讓對方更能察覺自己的想法。二人指,對方最終會自行質疑邪教的真實。在正式幫助對方脫離邪教前,需要繼續通過對話,幫助他們按照自己心中所想及標準,審視有關團體。
例如,邪教可能會闡述一套世界和平、應許之地的理念,實際上卻是吸引人們、控制其思想,令他們放棄自己的時間、金錢、家庭和事業,追求這些不可能有具體成果的理念。二人指,由於信徒永遠達不到領袖提出的理想和完美,對於團隊提供的希望會漸感破滅。信徒在不斷追求看似指日可待卻又不可能達成的理想間,常有感不值得及受辱。這時候一句積極的說話「看到你在團體中如此積極向前真是太好了」,也許會令對方為之一震:「實際上我一點也不開心,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由此,事主自己意識到痛苦的事實,而非外人強行加諸於身。
身邊人的關懷
法國南特大學有研究反映,58% 的前邪教成員指出,朋友或愛人的談話等一些社會干預,確實有助自身擺脫邪教。科普作家 Elizabeth Svoboda 認為,如果發現交談對象的內心對邪教產生質疑,那怕只是些微,這些對話便更有可能切中要害,正如傷口一旦撕裂就會變長,人的疑慮會引發更多疑慮。南特大學研究人員確認了三個有可能導致信徒離教的疑慮:對領袖失望、感覺被虐待、在團體中失去地位。這些因素可以令信徒對邪教的核心信仰心生距離,或會開始質疑教義,而非一概接受。
邪教信徒最羞於承認的一點,在於看似最有愛心的團體成員、團體內的美好想法,其實都是錯誤。一旦察覺到對方有懷疑邪教的跡象,就是親友施予真正無條件關愛的時候。Richter 建議親友:「與他們保持聯繫,展示你的愛,成為邪教以外的理性和常態。因為在某個時刻,他們知道你不會羞辱、嘲笑他的信仰。當他們的信仰破裂時,你願意為他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