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人才:留學外國的北韓精英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正當外界猜測金正恩女兒金朱愛近期頻頻曝光,會否被培育為繼任人,有南韓情報部門認為金正恩另有長子,或在國外讀書準備接班。鑑於金正恩及其兄亦在瑞士接受教育,金家或有讓潛在繼承者留學的慣例,但對於那些曾經出國學習的精英,則視為不忠卻需要依靠的人。

受過海外教育的北韓人不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目前有 1,153 名北韓學生出國接受高等教育。但從歷史來看,這類人才帶回大量國外專業知識。據蘇聯教育部檔案,1946 年到 1961 年間約有 1,350 名北韓學生從蘇聯的大學畢業,多數主修科學技術類學科,特別是與採礦、鐵路、工業化學品等,與祖國重要經濟領域有關的學課。早期當北韓仍視蘇聯為政治啟蒙之源,也有部分學生主修人文及社會科學。

1964 年北韓本地的大學生。北韓在 60 年代甚少派學生出國留學。 圖片來源: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1956 年蘇聯正式開始去史太林化改革,此後幾年從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燈塔,變成北韓眼中的修正主義溫床。兩國關係出現矛盾,最終金日成的路線戰勝國內支持一同去史太林化的路線,也影響了平壤對在蘇留學生的看法。例如蘇聯會向不欲回國的北韓學生提供庇護,1957 年 9 名電影藝術學院(VGIK)留學生取得庇護後,北韓情報人員便試圖綁架其中的領袖人物 Ho Un Bae。1959 年,北韓特工更成功綁架一名留學莫斯科音樂學院、正尋求庇護的北韓學生。

與此同時,1956 年匈牙利革命期間,有北韓人參與反對蘇聯軍隊鎮壓革命的戰鬥。至少 4 名北韓學生從匈牙利逃到西方,例如 Zang Gi Hong 最終在美國成為知名建築師。匈牙利革命過後,北韓召回所有當地留學生,他們回國後經常提出「政治不正確」的問題、批評北韓機構,令學校和當局難堪。1957 年起,北韓就減少派遣公民出國人數;同年 5 月,北韓通知蘇聯外交官,不再向蘇聯以外的東歐國家派遣本科生,翌年更決定只向蘇聯派遣研究生。

召回的學生被視為潛在麻煩根源、「意識形態受污染」,會被送往特殊的「再教育營」,並徹底檢查他們的海外活動。一旦發現有人過分同情去史太林化,就會成為可疑分子,送往農村從事體力勞動。1960 年代初至 70 年代後期,除了非常罕見的例子,北韓幾乎沒有學生出國留學。70 年代中期,北韓開始向中國派遣留學生。儘管當時中國的教育水平不高,但毛澤東時代的社會環境,在平壤看來在政治上較安全可靠。現任外務相崔善姬就曾在中國學習英語。

70 年代後期北韓經濟增長放緩,當局希望通過引入新技術解決問題,於是全面恢復留學計劃,但這股風潮不過是重演 1946 年到 1961 年的情況。80 年代初期,每年約有 200 至 250 名北韓學生被派往海外,一半前往蘇聯。這次學生只能學習技術科目,不能選讀「修正主義環境」中不必要且危險的人文和社會學科。但共產主義陣營在 80 年代經歷政治變化而動盪不穩,到 1989 年明顯已分崩離析。另外 1990 年 9 月,蘇聯跟南韓建交,亦大大增加北韓學生叛逃的可能。

平壤當局遵照過去做法。1989 年,絕大多數北韓學生已從東歐諸國退學,1991 年,身在蘇聯的學生也被勒令回國。留學生們的選擇也跟數十年前類似,許多人決定叛逃,目標多為南韓。平壤當局也一直以懷疑目光看待留學生,重視他們的技能,卻質疑其政治忠誠。90 年代就有伏龍芝軍校事件:有傳曾在蘇聯伏龍芝軍校留學的北韓軍官,計劃在 1992 年 4 月紀念朝鮮人民軍成立 60 週年的閱兵儀式上,用坦克砲射殺金日成及金正日。90 年代中金日成去世後,大批曾在蘇聯留學的軍官,被指控密謀政變而遭清洗。

千禧年前後,北韓出現第三次留學潮,這次多是往中國學習,也有少數留學俄羅斯。但留學生的忠誠始終成為問題,北韓政權需要他們擁有的知識,但曾在海外生活,瞭解世界實際面貌和運作的他們,依舊不被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