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借錢的社會學:借與不借的兩難

A+A-
圖片來源:Olha Nosova/Shutterstock

相信不少讀者也遇過親友來借錢,如果自己有餘力,手上資源又真能幫對方渡過難關,固然無傷大雅。不過,有時大家會陷入兩難局面,借的話擔心長貧難顧,又怕令對方不能自拔,不借的話又擔心傷及友誼,令人覺得自己冷漠無情,惹人非議。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 Frederick Wherry 為首的團隊就在學術期刊 Social Force 發表論文,大談借錢的社會學。

團隊的研究問題是,人際關係如何影響人們的財務決定?中低收入的人面對朋友借錢的請求,又會如何抉擇?在社會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學者會將社會網絡理解為一種可被動員作不同目的的資源和能力。然而在論文中,Wherry 則提到「負社會資本」(Negative Social Capital)一詞,意即「人際網絡或其他社會結構中,會為個體帶來成本的壓力源」。在不同關係裡面,人們都可能要肩負起社會義務,幫助其他人應對危機。

現有文獻提到,有些人能夠處理「負社會資本」,包括切斷社交聯繫,但很少解釋為甚麼有人能夠抵受壓力、拒絕請求,又或者減少援助金額,有些人卻不能。團隊在美國三藩市深入訪問了 57 人,發現人們會以「混淆」(obfuscation)作為手段,應對涉及金錢的親友關係。團隊表示「負社會資本」能夠發揮威力,是因為人們感到尷尬(awkward),尤其當他們認為對方的要求十分懇切。而「混淆」可以降低尷尬感,以及來自旁人目光的壓力。

該研究文章講述了很多從訪問搜集回來的有趣日常例子。其中一個最典型的「混淆」手段,是託辭自己都面對財政困難:「我都想幫,但我真的沒有錢。」這招對情感聯繫不算強烈的人比較奏效,對較親密的親友則可能要加上其他方法。有受訪者會裝胡塗,假意不明白對方的暗示,減少溝通,避免正面衝突,這樣的話,自己也不會在人際圈子中顯得格外無情。透過「混淆」手段,人們可以賺取時間,讓親友找到其他債主,又或者讓自己獲取更多資訊。

除了用防禦作應對,有人會主動出擊,把尷尬轉嫁到借錢一方。有些人會先搶佔道德高地:「你不要向我撒謊,如果你真的需要這筆錢,就告訴我真相」,這樣做可以把不借錢的理由,從自己的個人狀況(沒有錢)轉而到對方(沒有真誠交代)。研究團隊提出另一個術語「負互惠」(negative reciprocity),透過不採取一些行動,來令對方放棄一些損害自己的行為,「你再這樣的話,以後我就如何如何」。這可以釋放更強硬的訊息,其他親友知道後,也會更少向其借錢。

當然,很多人願意借錢,並非是屈服於社交壓力和情緒勒索,而是主動希望履行關係中的責任,例如幫助遇上突發事故的親友,有人則會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得到快樂,希望分享自己過去的勞動成果。有時候,施贈者也理解到受助人亦會尷尬,主動提供援助時會用上「混淆」的手段,例如把物質援助包裝成禮物,或者是過去一些工作的報酬,又或者是「免息貸款」,但就不期望對方還款。

無論朋友借與不借,這類非正式的關係經濟其實很常見,也幫助很多人掙脫銀行的利息壓力,需要更多社會學研究剖析背後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