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傳統節日如新年、中秋、端午、冬節,人們都會忽然意識到農曆(又或者舊曆)的存在。其實我們認識的農曆也經過了不少歷史變遷,今天沿襲的版本,是由明代一眾外國傳教士如龍華民、羅雅谷、鄧玉函、湯若望所編纂,其中湯若望在清初更位至通政使,官至一品。
雖然明太祖朱元璋推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但在曆法方面依然沿用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等人編纂的「授時曆」,只是更名為「大統曆」。不過,該曆法橫跨兩個朝代,到明末時期已經用了超過 300 年,天象預報的偏差愈來愈嚴重,尤其是日食和月食的時間,影響祭禮和百姓生活。早在萬曆年間,意大利神父利瑪竇已意識到可透過西方先進的天文曆法,協助在華的傳教工作。他向羅馬耶穌會通信,希望能派遣更多通曉天文知識的傳教士來華。1610 年利瑪竇離世,但無礙西方傳教士在明的活動。
1618 年,來自科隆的湯若望經葡萄牙政府協助,由里斯本啟航到遠東。同船有 22 名傳教士,包括金尼閣、羅雅谷、鄧玉函等,並帶同 7,000 冊書籍。當時在云云傳教士中,以鄧玉函的天文知識最深厚,他在船上為同儕講習。而這批傳教士當中好幾位間接或直接與伽利略相識,故能帶同當時最先進的望遠鏡隨行。他們先抵達印度果阿。湯若望與數名傳教士停留數月後轉往澳門,在當地學習中華文化。1622 年荷蘭入侵澳門,湯若望和羅雅各協助退敵,於是得到入京的機會。
在華期間,湯若望撰寫和翻譯了多部天文巨著,例如介紹伽利略學說的「遠鏡說」,又多次成功推算月食,令其聲名大噪。後來到 1630 年,崇禎皇帝主政,希望推動曆法改革;當年鄧玉函去世,朝廷急需天文人才,受命主持修曆的禮部尚書徐光啟,力薦湯若望到欽天監任職。往後數年,湯若望與徐光啟合力編修「崇禎曆書」,到 1634 年,亦即徐光啟逝世後一年才成書。「崇禎曆書」被喻為「涵蓋當時歐洲最重要天文成果的天文學大全」,是「對中國傳統曆法的重大改革」。
「崇禎曆書」全書分為兩部分,頭一部分是融會中西方天文學知識的曆法,另一部分則是各種天文表。新書雖然比「大統曆」精密得多,但由於應用西方天文理論,被不少朝中人士所反對。新舊曆法的爭論延續了足足 10 年,甚至出現多場星象較量。到 1643 年崇禎皇帝終於下詔頒行新曆法時,為時已晚,李自成入關,標誌明代覆亡,「時憲曆」始終沒有實行。滿清入關後,湯若望改為清廷效力,並獲委任為首任欽天監監正,繼續修訂曆法。
新生的滿清朝廷希望頒佈新曆書,以示正統,於是採用湯若望新修訂的「西洋新法曆書」,並改名「時憲曆」。往後,湯若望一度成為順治皇帝口中的「瑪法」(即是爺爺), 但又曾在康熙年間被詆譭中傷,差點被凌遲處死,「時憲曆」也一度被廢,但因為預測更精密,很快又重新起用,一直沿用至今天的農曆。到 1666 年湯若望病逝,終年 75 歲,後來清朝的欽天監監正亦多為耶穌會士,如南懷仁、徐日升、紀利安、戴進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