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多元:透過正名,糾正針對腦部功能差異的歧視

A+A-
去年 4 月,在南非開普敦遊行要求政府支援自閉症譜系人士。 圖片來源:Ziyaad Douglas/Gallo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一些腦部發展與主流群體有差異的小朋友,例如自閉、過度活躍,可能因為未能符合教育體制、以至家人的期望,在成長路上困難重重。然而古往今來,不少傳奇名人其實都有上述所謂的腦部發展障礙。近年,西方社會愈來愈多人提出一個新用語「神經多元 / 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ce),希望透過正名,建立一個能令更多人健康成長的社會。

「神經多元」一詞,由澳洲社會學家 Judy Singer 於 1998 年提出,為一個非醫學統稱,形容腦部功能發展有所不同的人士,包括自閉、發展協調障礙、讀寫障礙、過度活躍等等。國際顧問公司德勤(Deloitte)所做的調查指出,全球其實大約有 10% 至 20% 人口可以被歸類為「神經多元」,比很多人想像的更普遍。Singer 認為,這些「發展障礙」其實是腦部發展的正常差異。神經多元人士在處理日常生活時會有困難,但同時也能夠展現特別的長處。

同一份報告提到,包含神經多元人士的工作團隊,效率可以比其他團隊高大約 30%。如果公司能建立一個更多元共融環境,也能夠提升團隊士氣。而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報告亦提及,不少自閉人士能展現超凡的創意、集中力、邏輯思考力、想像力和圖像思考,處事傾向較集中、精細。而過度活躍人士則普遍展現出強大的想像力,在創意測試中,分數普遍比非過度活躍人士高,在有興趣的範疇可以很專注。

然而,神經多元的小朋友卻更容易患上情緒病。在美國,平均每 10 位過度活躍的小朋友,就有接近 3 位患有焦慮症。拉籌伯大學社會學家 Beth Radulski 解釋,其中一個原因是「變裝效應」(camouflaging)。不少神經多元人士希望隱藏自己的個體特質,包括改變聲線語調、臉部表情、眼神接觸、談吐模式和身體語言,以迎合社會規範。如不變裝,就可能要面對社會的排斥,有自閉人士亦表示更難找到工作,甚至有人遭受言語及肢體攻擊。

Radulski 續指,在變裝過程中,神經多元人士總是承受巨大的壓力,會導致身體、情緒和思考疲勞,以可能誘發焦慮、抑鬱和自我形象低落,嚴重者甚至有自殺傾向。過去,學界都視神經多元為一種醫學障礙(medical disorder),是身體或腦部結構出現問題,令「患者」不能過「正常」社交生活。西方興起的這場「神經多元運動」(neurodiversity movement ),就希望人們了解神經多元並非是一種需要解決的「問題」。

「神經多元運動」提倡人們要從社會、教育、職場等多個角度,從根本反思社會如何能夠建立真正多元的環境。Radulski 現時的研究,聚焦於我們的社會究竟如何走向一個「神經典型優先」(neurotypical privilege)的體制,而父權、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又如何強化上述的制度性不公,然後再發展出進一步的政策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