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碧珊:以味道連結城鄉 —— 種薑人 Rebecca

A+A-
Rebecca 會趁天氣晴朗乾燥時清理薑塊。

薑有驅寒、抗發炎及抗氧化等功效,廣受大眾喜愛。然而,要種出薑辣素夠濃的「老薑」,得花至少 9 個月。相對 3 個月便長成的葉菜,薑一年通常只有一茬收成,計算成本效益,本地農夫多以聊備一格的心態,闢出一小片農田種薑自用。Rebecca 卻是少數種薑銷售的生產者,過去一年,她培育了幾款薑,又研製薑糖及生曬薑片乾,農曆新年將至,她忙於將收成交給小店研發薑汁年糕。

剛剛掘出來的薑:葉子枯乾變黃,莖部萎縮,薑球變得飽滿,代表養分儲存在薑球裡。

2 年前,Rebecca 在丹竹坑開辦農場「鄉騲習作」,左手握鋤頭,右手握智能手機,開設社交平台推廣農產,又開辦醃漬班,吸引公眾由市區前來農場參與活動,可謂現代農夫的寫照。她一邊帶領著筆者到其薑田參觀,一邊介紹說:「這農場名字的意思,是希望好像一根卑微的青草,從貼地的角度,將在鄉間的所見所聞、學習到的知識記錄下來,連結社區,讓大眾對鄉間了解更多」。

掘薑的過程好比拆禮物般,一日未掘起,一日都不知道藏在泥土的薑球長成怎樣,充滿樂趣。Rebecca 拿起長柄靶子,指向薑葉和莖部介紹說:「你可留意它的葉和莖,當葉子逐漸枯乾變黃,莖部萎縮,代表養分集中到薑球、作物成熟了,我會趁陽光比較猛烈和濕度偏低的日子掘起它」。她說罷,用靶子斜向插入在離根大約 10 吋深的位置,然後用力鋤起泥塊,薑球順勢破土而出。

此時,一股薑肉的辣香撲鼻而來,令人精神一振。她輕輕拍走黏附在薑塊上的泥土,小心翼翼地將收成放在膠箱裡,借助陽光和北風,收乾其多餘的水分,待泥土乾掉散開,再用手分開母根和薑肉。

Rebecca 正在細心清除薑塊上的泥土,以供應小店研發薑汁年糕。

雖然她清理薑肉的過程甚為熟練,但別以為她是農家子弟出身。這位在城市長大的女生,於中大人類學碩士畢業,家族沒有農業背景,務農的興趣,緣於昔日在非牟利組織工作的體驗。

那時,她主要的工作,是鼓勵返鄉青年參與生態種植,探索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她眼見年輕人面對種植及銷售的各種風險,自己卻取得穩定的工資鼓勵對方實踐可持續生活,這樣好像說不過去,「如果沒有 NGO 的款項支持,這種理念能否實踐下去呢?我希望能換個位置,以生產者身份尋找答案」。

2018 至 2019 年,她獨自闖台東,在一個生產型農場跟農夫學習自然農法。2019 年年底回港後,她租下丹竹坑的農田,走教育型農場方向,一邊耕種,一邊鑽研農產加工技巧。

去年,她種下 6 壢薑田,當中包括薑味較濃的火薑和適合醃漬的烏薑。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夏季雨水過多,有 2 壢薑田因水浸而報銷,產量減少 3 分之 1。

她預計,這一茬薑有 300 多斤收成,有客人早於去年春天已落訂,要確保 9 個月後有產出,她感受到前線生產者的壓力,「有客人預訂農產固然開心,但經營農場,單靠賣理念是不能生存。消費者吃過你種出來的東西,就知道你的種植功夫是否到家,農產要維持好味道,才能持續經營下去」。望著幾箱薑塊收成,她坦言每年都會想,究竟能否繼續做下去呢?也許答案不是一時三刻就找到,轉個念,她便說,「若果訂單不足,我也會用來煮薑糖,與小店合作出售,總會有出路的」。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獨立記者,熱愛走訪農場與餐桌,分享生產者和社區故事。近期著作:「菜包裡的人情味 —— 社區支持農業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