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世界和平有望成真嗎?

A+A-
12 月 20 日,訪客往首爾曹溪寺的新年塔掛上新年願望。 圖片來源:KIM Jae-Hwan/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過去一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加劇新冷戰對峙,還導致糧食及能源供應緊張,全球通脹不止。兩名美國國際關係專家在「外交政策」雜誌分析,2022 年可能是未來歷史教科書的新章節開端,那麼 2023 年將會是怎樣的一年,「世界和平」這個新年宿願有望成真嗎?

回顧 2022 年

美國智庫組織 Atlantic Council 旗下戰略與安全中心副總監 Matthew Kroenig,以及 Stimson Center 重塑美國大戰略計劃高級研究員 Emma Ashford,去年年底亦曾經預測 2022 年國際形勢,當時二人都同意,強權政治回歸、大國與小國加劇競爭,更提出俄羅斯有 50% 機會入侵烏克蘭,事實證明預測大致準確。

烏克蘭戰爭顯然是 2022 年國際焦點,但 Ashford 坦言,自己與大多數決策者都誤以為俄軍會旋即奪取基輔,國際很快要面對普京扶植的傀儡政權。意料不及的是俄軍無能至此,相對烏軍士氣高昂和反應迅速,加上西方提供情報及武器,令烏克蘭頑抗至今。Kroenig 則認為,最意想不到的是西方強烈的反應,例如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約,德國又承諾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很多國際新趨勢都是因此而起,例如全球食品及能源價格居高不下。

以美國為首的後冷戰單極秩序,過去都視中國和俄羅斯為秩序內的負責任持份者,如此設想經已幻滅。普京孤注一擲,令新冷戰形勢顯而易見,也改變國際對台海形勢的研判,過去專家都視中國入侵台灣為不可能,如今卻被視為難免的大戰,北約的戰略構想也首次把焦點放在中國身上。縱然中共二十大、習近平第三度連任總書記,都是可意料的結果,但這預示中國戰狼式外交仍會持續。

展望 2023 年

與舊冷戰時代相似,新冷戰政治同樣會凌駕貿易,自由世界正與中俄脫鉤,拜登政府早前就實施前所未有的半導體禁令。在這個大趨勢下,2023 年及可見將來,我們只會看到全球經濟愈加碎片化,國際投資與貿易到處碰到政治壁壘。縱然德國也談及減少對中國的貿易依賴,但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早前訪華不久,反映德國對華依賴根深蒂固,會否脫鉤仍然相當可議。

預計 2022 年大勢仍會在 2023 繼續發揮作用,歐洲能源危機繼續惡化,隨著能源價格持續飆升,很多歐洲人要在生活開支作艱難抉擇。因戰爭而起的食品和能源供應緊張,加上全球通脹未止,可能引發新一輪主權債務危機,非洲加納已經尋求國際貨幣基金協助。大西洋理事會兩位成員發表的新年預測,同樣把糧食不安全和發展中國家債務水平,列為全球風險之一。

俄軍撤離後的烏克蘭城市赫爾松,市民因食水短缺而到河邊取水。 圖片來源:Narciso Contreras/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Kroenig 預計,烏克蘭戰火仍會持續,甚至持續到 2025 年。不同預測都告訴我們,戰事將伴隨我們多年,西方世界也採取長期戰略部署應對。Ashford 則認為,要求停戰的壓力也會隨時日增加,政策制定者仍有 25% 機會,在今年促成烏克蘭戰事停火。

正當我們目睹全球民主退潮之際,部分國家正爆發反專制統治的示威,譬如有伊朗的頭巾革命。縱然其政治目標很難在今年實現,但 Kroenig 期望,示威將會為未來「第四波民主浪潮」播種。與此同時,Ashford 預料伊朗會愈趨北韓化,被西方國家孤立的同時,也會成為真正擁有核武的危險國家。

預料新一年伊朗核談判依然無望,拜登已威脅以軍事行動回應。雖然很多專家都懷疑拜登只是虛張聲勢,但白宮確實預計,伊朗距離生產核武級鈾元素所需時間,可能只有數星期,因此幾乎可肯定伊朗在 2023 年將掌握核武技術,惟安裝核彈頭需時,估計伊朗不會在同年進行核試。

有見及此,「世界和平」的全人類宿願仍恐怕無望實現。除此以外,Kroenig 和 Ashford 亦同意,折磨全球人口數年的 COVID 疫情,在發達國家早就告一段落,但他們都相信,中國疫情仍然會霸佔今年頭條新聞。而在他們預測之時,中國尚未放棄「動態清零」的大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