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為達到減碳目標的碳權交易市場,另一邊是因為 FTX 事件而變成過街老鼠的加密貨幣 Web3 技術。這兩個仍未完全受到監管的新興產業結合在一起,究竟是明日之星還是下一個金融泡沫?
自 Web3 技術成為顯學之後,腦筋轉得快的能源公司就希望透過停採石油,把減少的碳排轉換成碳權,再轉成 NFT(非同質化代幣)出售來獲利。
去年,英國石油勘探公司格陵蘭天然氣石油(Greenland Gas & Oil Plc)雖擁有勘探許可,卻放棄了開採。為彌補損失,公司找上了減碳新創 Carbonbase 合作。
可惜的是,如今雙方合作遇上了瓶頸,因為格陵蘭「停產」石油的代價不算高昂,卻想以此換取高額碳權。目前為止公司產油實績為零,僅是有牌而放棄開採。Carbonbase 創辦人 Max Song 認為,與關閉正在運作的油田相比,此次合作看起來更像是「漂綠」,「這會摧毀我們的公眾聲譽」。
不過類似的跨界合作,已是有增無減。數碼資產管理公司 One River 去年推出了全球首個「碳中和加密資產基金」;全球第一大肉品包裝業者、巴西 JBS 在打擊森林濫伐的過程中,開發了區塊鏈平台來追蹤牛隻的供應鏈;鑽石開採商 De Beers 也使用區塊鏈技術來追蹤寶石來源。
許多新措施,皆聚焦於蓬勃發展的碳交易市場,讓減碳的作為能化為數碼加密貨幣,進而換成錢財。自 2021 年底以來,已有數以百萬計的碳權轉化成碳代幣(Carbon token)。
減碳配上加密貨幣,也可能降低碳交易市場門檻,成為散戶進場的一種方式。
支持者表示,對於混亂的碳交易市場來說,區塊鏈上的交易紀錄無法更改,「分散式賬本有助提高透明度」。諮詢集團 Systemiq 政策顧問 James Cameron 表示,這有利於追蹤碳權的購買和後續使用狀況。
但英國諾桑比亞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助理教授 Pete Howson 表示,他擔心一些科技先驅,「並不了解碳交易市場的運作方式」。尤其碳交易出名複雜,而且問題多多:缺乏流動性、定價不透明、信用質量也偏低。
不過,將碳權轉化為加密貨幣,已是一個難以抵擋的潮流。包括 Toucan、JustCarbon 和 Moss.Earth 在內的加密貨幣平台公司,都紛紛推出了碳代幣。在社交媒體上,對碳代幣的炒作,已經開始升溫。
JustCarbon 的共同創辦人 Adrian Rimmer 表示,對於非專業買家來說,傳統碳交易市場複雜到「可怕」,「需要大量的知識」,而碳代幣的設計則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