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猩猩身上,了解人為何兩腿走路

A+A-
坦桑尼亞伊薩河谷(Issa Valley)的黑猩猩。 圖片來源:Alex Piel/YouTube

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寫道:「原始人需要雙腿行走才能騰出雙手⋯⋯ 如果手和手臂慣於用在運動能力上,就幾乎不可能臻善至足以製造武器,或者投石、擲矛時對準目標。」發展出一雙巧手,是人類先祖從四肢變成雙腳行走的理論之一。科學家一直就人類直立行走的原因爭論不休,英美人類學家近日就通過觀察黑猩猩,提出人類雙腳行走的能力,乃於樹上發展,而非地下。

為了騰出雙手所以只用雙腿行走,似乎很合理。然而早有研究提出,人類遠祖在 700 萬年前發展出直立行走的能力,但考古紀錄發現最早的石器工具僅為約 250 萬年前。另一重要的稀樹草原假說(Savannah hypothesis)認為,遠古氣候及生態變化,摧毀了當時的熱帶森林,代之以草原及開闊的林地,人類先祖的生活方式,便從森林樹棲為主,轉變為到開放的稀樹草原生活,飲食亦發生變化;直立行走可以令人視野更廣闊,於是最終以雙腳行走。

騰出前肢,可讓黑猩猩在樹冠抓住樹枝。 圖片來源:School of Anthropology & Conservation, Kent/Twitter

但有相反的理論認為,先祖在樹上生活時,已學習到以雙腿行走。本週在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發表的研究,就在非洲坦桑尼亞觀察人類近親黑猩猩的行為模式,並支持相關說法。研究人員用 15 個月時間,在該國西部伊薩河谷(Issa Valley)觀察 13 隻野生成年黑猩猩。當地既有乾燥、開闊的土地,也有茂密森林,屬森林-稀樹草原交錯帶,類似於人類祖先居住的環境。

團隊記錄了黑猩猩們每次直立時的情況,以及牠們直立時身處地面抑或樹上。然後,團體將之與生活在非洲其他有茂密森林地區的黑猩猩作比對,比較牠們雙腿站立的情況,發現伊薩河谷黑猩猩在樹上度過的時間,與棲息在其他森林中的黑猩猩一樣多,表明即使生活在環境較開闊的地方,伊薩河谷黑猩猩也不像現有理論所認為般,更傾向陸地生活。研究共同作者、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副教授 Alex Piel 便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以往的假設,是更少的樹木代表動物有更多時間在地面,更多時間在地面,意味著有更多直立時間。」

研究得出的觀察結果明顯與假設不同。伊薩河谷黑猩猩周圍的樹木數量,比其他黑猩猩群落要少,但他們留駐在樹上的時間卻比在地上更多。Piel 認為,雨季時伊薩河谷的草會長到 2 米高,如果黑猩猩留在地面,會更容易受豹等捕食者伏擊。所以季節也是促使黑猩猩留在樹上的因素。團隊收集的數據還表明,伊薩河谷黑猩猩 85% 以上的直立時間乃在樹上,而非地面。其中,與茂密的森林環境相比,黑猩猩在密度較低的林地樹上,雙足活動多出 4 倍。原因可能是環境更開闊的林地,比茂密的叢林更難獲得食物,故黑猩猩們要前往不易進入的林地冠層區域覓食。由於要到達冠層有難度,牠們就更頻繁使用雙足行走,好讓前肢抓住上方的樹枝。

Piel 補充,遠古人類祖先像黑猩猩一樣,在類似的環境中面臨被捕食的命運,足見兩者的系統非常相似。即使人類過往未必完全像今天的黑猩猩般,以相同方式在景觀交錯的地帶生活,但 Piel 相信,稀樹草原黑猩猩移動及保持身體直立的方式,支持了早期人類兩足行走是在樹上演化而成,而非地上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