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伏線:地位太穩定

A+A-
恐龍想像插畫。 圖片來源:Corbin Rainbolt/NATURE PUBLISHING GROUP/AFP

恐龍約在 6,600 萬年前消失,如果牠們一直存在,相信仍會是地球霸主。人們普遍認為,遠古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是終結恐龍時代的關鍵一撃,從此哺乳類動物踏上擴張之路。不過學界多年來都對恐龍消失前的狀況存有爭議,載於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新研究指,正是恐龍變得強大,發展出穩定的生態系統,卻埋下無法應對小行星撞擊的滅絕伏線。

今年,有中國研究人員提出,恐龍的生物多樣性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前幾十萬年間,長期處於下降狀態,故恐龍是經歷了漫長的滅絕過程,並非遭受突如其來的災難而戛然而止。但領導新一項研究的愛丁堡大學古生物學家及教授 Steve Brusatte 及其國際團隊,分析了來自北美的 1,600 件化石紀錄,模擬白堊紀最後幾百萬年,以及小行星撞擊後的古近紀(Paleogene)起初幾百萬年,陸地生物和淡水動物的食物鏈和生態棲息地,得出不同結論。

過去,古生物學家已知道有許多小型哺乳類動物與恐龍一同生活。是次研究則表明,隨著白堊紀展開,這些哺乳類正努力成為生態系統中更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同時恐龍仍盤踞在其穩定的生態位(ecological niche)中。化石分析顯示,小行星撞擊前,恐龍依然統治著所有陸地生態系統,沒有絲毫放鬆對地球控制的跡象。

然而,估計寬度約 12 公里的小行星,最終還是導致恐龍在內 75% 的地球生命被消滅。小行星撞擊也為古生物學帶來謎團:為何所有非鳥恐龍(Non-Avian Dinosaur)都死了,但鳥類恐龍和哺乳動物卻成功捱過來?研究指,分別在於恐龍非常適應牠們的棲息地,這種專門程度也是毀滅的種子,令恐龍無法應對小行星撞擊後,地球被塵埃籠罩、陷入持續數十年並顛覆生態系統的「核冬天」。

相比之下,哺乳類動物便要靈活得多。專家認為,哺乳類不單乘恐龍死亡而佔據其生態位,還通過多樣化,創造自己的優勢,演化出更多樣的飲食和行為,快速適應氣候變化。正是其比恐龍更能應對小行星突然造成的徹底破壞,哺乳類動物才有可能生存下來。此外,研究同時也挑戰了另一個觀點:哺乳類動物在恐龍時代只是類似老鼠的膽小生物,一直在灌木叢中生活。相反,研究發現即使在暴龍四處遊蕩的時期,哺乳類動物亦正迅速變得多樣。等到小行星撞擊時,哺乳類動物中已出現像鼠齒龍(Didelphodon)這樣的生物,身形約一隻貓般大,可能是同重量級別中最厲害的捕食者。

哺乳類動物取代恐龍,敘事多數形容為後者衰落,前者就趁機而上;但其實哺乳類動物長久的努力也值得一記。正如 Brusatte 指,在恐龍還活著時,哺乳類動物已在飲食、生態及行為方面多樣發展,利用自己的優勢在生態上預先適應,再從滅絕環境中倖存,才能得到死者留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