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們:正義迴廊

A+A-

改編自「大角咀父母肢解案」的香港電影「正義迴廊」,自 11 月頭上映至今,已突破 1,000 萬票房。獲得如此佳績,當然不只是因為該案件的嚴重性,電影對男主角張顯宗及男配角唐文奇的性格及犯案心理,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都有全面的描寫。另外,除了檢控官和兩位被告的辯護律師所作的辯論內容外,導演也力圖再現經典電影「十二怒漢」中,陪審團對案情作出法律與道德的激烈討論。除了令人思考法律和真相的悖離外,對人格形成、智商與道德關係等問題,也能引發思考。如果你還未看這部電影的話,不要錯這部思考法律、正義與道德的佳作,也是時候入場支持香港電影了。以下節錄 3 本有關「正義迴廊」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空間正義」

有想過為甚麼豪宅都在山頂、某幾區樓價特別貴、地鐵要這樣走、商場總是沒有座位?「空間正義」這本書或者可以提供一個方向讓大家思考,空間並非一個中性的載體,而是社會的產物,當中運用的方法會有公義與不公義之分,往往我們身於當中被影響而不自知。

這本書由都市規劃學者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寫成,算是他其中一本比較入門的著作,簡明地闡述有關空間政治及空間正義的理念,亦輔以不同空間中的不正義的例子。他主張正義是有地理的,而且資源、服務以及管道的公平分配乃是基本人權。建立在目前批判地理學與新空間意識上,索雅將理論與實踐交織在一起,替了解與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不義地理提供了新的方式。

貳亝書房 jisaam books:李桐豪「不在場證明」

「殺人有時,讀書有時,現實困頓如密室,唯有旅行是人生的不在場證明。」—— 李桐豪

旅行至遠方,的確能脫離當下被困的感受或場域,也不怪大家會形容旅行為「出走」。

此書分為三輯,輯一的旅行散文是有關 7 段推理、謀殺小說的旅遊散文,將故事融入實景,真切感受想像的兇案現場。輯二則是有關「死了也要去」的旅行紀錄,將作者感受至深的地點分享給大家。

旅行對於作者而言,是個不用面對現實的出口,也是我們閱讀他的文章的感受。他在遊記裡穿插的知識、見聞,為疫下、生活中不能出走的我們提供逃逸的出口。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普里特.巴拉拉「尋找正義」

罪案一直是電影或小說受歡迎的題材,因為内容反映了現實的人性與制度等,無人可避免的問題。尤其是推理小說大受歡迎,是因為經過迂迴曲折的情節,最終找出真兇,有的正義得以彰顯,把犯人繩之於法,讓讀者大快人心;有的或描寫兇徒利用制度漏洞狡猾逃脫,讓正義無法伸張,讓讀者深思。這些作品大都取材真實,而現實就因為人的不義行為,導致人需要公平、真相和正義,但如何才能得到呢?

「尋找正義」一書能找到答案,這書的作者是前美國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曾處理多宗轟動案件,包括名人貪腐、食人魔警等,書裡也引述許多其他具爭議的案件,每單案件均可拍成電影。作者透過這些故事反覆辯證,何謂正義?他欣賞的一位律師說:「說到底,生在這個世上的每一個人,都無可避免地與他人有所交集;無論我們通過了甚麼樣的法律、採取了甚麼的預防措施,只要我們所遇到的人不夠仁慈、不夠正派、缺乏人性,而且根本不認同自由平等,那麼自由平等就不可能存在。只有人類能給予自身自由,法律和司法機構無法做到。」當作者認為自己會影響別人的生命時,他以此為鑑。

書裡的真實案例涉及多種道德價值思考,指出法律的不足,也陳述了陪審制如何有效制衡檢察官的細節。書總結是正義不存在法律裡,再嚴謹的法律也只是有極限的工具,但人心,是沒有極限的。那個他欣賞的律師也說:「法律規定人人平等,但實際上並不真的如此。說到底,最重要的是去釐清人究竟做了甚麼事,而不是法律規定了甚麼。」我印象中「正義迴廊」電影裡說了類似的東西。我已經多年沒有入戲院看戲,看了「正義迴廊」後,覺得最恐怖是演員演得比真人好。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