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出現多宗類鼻疽病例,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更指該病症已成為「風土病」。正當我們面對這種致病細菌時,無獨有偶,日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 COVID 大流行期間,真菌病(Fungal disease)激增,氣候危機令病原體傳播更廣泛。
氣候變化有利於真菌蔓延各地,而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真菌疾病病例更是激增。世衛近日發佈「需優先關注真菌病原體」名單,提出 19 種專家確定對公共健康構成最大威脅的微生物。世衛專責抗生素抗藥性的助理總幹事 Hanan Balkhy 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在細菌抗生素抗藥性大流行下,侵入性真菌病抵抗治療的能力愈來愈強,成為全球日益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
受世衛委託的研究小組,由悉尼大學傳染病研究所的 Justin Beardsley 帶領,他指歷來相關研究資金不足,與真菌感染帶來的「巨大疾病負擔」不成正比。他說:「真菌造成的死亡人數與肺結核一樣多,而且比瘧疾還多。」但目前真菌感染研究能獲得的資源,不到全部傳染病研究資金的 1.5%。
這次報告涉及 400 多名真菌學專家,審查超過 6,000 篇研究論文,再根據公共衛生影響及抗真菌藥物抗藥性的風險,對真菌病原體進行排名。名單上包括兩種全球最常見的真菌病原體 —— 煙麴黴(Aspergillus fumigatus)及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以及愛滋病毒感染者死亡的主因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煙麴黴主要影響肺部;白色念珠菌則是鵝口瘡的最常見原因,高危患者受感染後的死亡率達 20% 至 50%。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這兩種病原體的感染率在許多國家均告上升。Beardsley 說:「突然就有一群病人病得很厲害,肺部受損,要接受深切治療並服用免疫抑製藥物。我們確實看到這些感染率飆升。煙麴黴更出現獨有的疾病狀態,成為與 COVID 相關的『肺部麴菌症』(Pulmonary aspergillosis)。」
第四種需要監察的病原體是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乃於 2009 年首次在人類中發現。Beardsley 說:「在那之前這種菌根本不存在,但其確實同時出現在世界各地,我們仍在努力找出原因及出現方式。」報告發現,該病原體「對大多數可用的抗真菌藥物具有抗藥性」,並且「爆發可能性大」。
研究人員還注意到,以前僅限於某些地區的真菌病原體,正傳播到其他地方。例如格特隱球菌(Cryptococcus gattii)已從亞熱帶蔓延到溫帶地區;馬爾尼菲籃狀菌(Talaromyces marneffei)過往被認為僅限於東南亞,亦開始出現於中國更北端。Beardsley 說:「這部分可能是因為特意尋找研究,但我認為更似是病原體在擴大傳播範圍,這可能與氣候變化有關。」
報告認為,要解決侵入性真菌疾病,將需要增加研發新抗真菌藥物及改進診斷的資金。Beardsley 說,目前只有四類抗真菌藥可用,由於真菌細胞與哺乳動物細胞相似,開發新藥很困難,他解釋:「能殺死真菌的東西,通常也會殺死人體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