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近 3 年的防疫政策後,政府近日計劃放鬆出入境限制,而日本政府亦於 10 月 11 日起開放恢復免簽證自由行。消息傳來,很多香港人都說終於可以「返鄉下」,這「鄉下」對很多人來說,是港人旅遊的熱點 —— 日本。以下節錄 3 本有關「返鄉下」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解憂舊書店 The Book Cure:小思「日影行(修訂版)」
小時候學校假期,許多同學仔都會「返鄉下」渡過,當時鄉下多是指長輩的出生地或家鄉,大都是內地,只有一個同學是印尼華僑和我自己的母親是來自台灣,返鄉下就不是內地。對我們小時候來說,回鄉探親已是旅行,不像現在的小朋友,3 歲已經去北海道滑雪了。疫前港人去日本旅遊的瘋狂程度,我認為超越了「返鄉下」,幾乎同過海逛一轉無異。証明日本的軟實力超強。
關於遊日的書出版眾多,我想第一代港人遊日的書會是小思老師的「日影行」。這本修訂版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老師在 1971 年第一次到日本旅遊,還是深度遊,她把這次的經歷及感受記錄下來。由於當時背景是發生學生保釣事件,加上老師對日本一無所知,故懷著矛盾的心情觀察日本。她發現日本表面沒有特色,都是學人家的東西,只是學得太好,古老的學中國,現代的學西洋,但合起來就成為日本自己的東西。「日本特色就存在每一個日本人身上,只為那是一股暗流,早混在大和民族的血液裡。」老師每處都細細觀察,驚歎日本人對事物認真,即使懷著觀看「敵國」的心情。參觀不同的歷史紀念館,令老師有「歷史必須追尋」的覺悟,往後老師參考大量文獻。在 1973 年再到京都遊學,更深入觀察和分析日本,書的第二部分就選編了 1973 年至 2012 年談日本的文章,内容涉及文化、歷史與生活等,觀察日本民族,也對自己民族的反思。2017 年的修訂版還加入了問答形式的內容,補充了當時及現在的一些想法,她對日本的認識深厚,但仍說不上真正懂日本。老師也是以認真態度看待旅行這件事,她第一次的「朦朧的日影」比許多常返鄉下的港人清晰百倍!祝願她身體健康。
七份一書店 @Wontonmeen @1.7book.wontonmeen(愚公):楊天帥、查映嵐「農人的野望 —— 大地藝術祭與港日鄉城連結」
「鄉字兩邊為人,中間為皂」,即盛飯食器,本意為二人相對跪坐共食,於是在古代中國,人類圍坐進食稻米的舉動成為了「鄉」的象徵:鄉就是由人組成,分享相同飲食習慣、文化的群落。」
大家說返鄉下都是在說去日本旅行,地下街、屋台、漁市場一一湧現眼前,但 2015 年的夏天,由港日資深農夫、藝術家和香港學生組成的「大地予我」團隊,就真的去了日本的鄉郊地方 —— 越後妻有,作半年的深度交流。團隊參與 3 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耕種為軸心,同時推動社區交流、料理分享、藝術創作和參與式教育。此書正紀錄了當中的過程細節,並透過在地了解日本的狀況,反觀香港的城鄉問題。
對日本人和香港人而言,「鄉」是甚麼?城鄉關係的歷史、現狀和展望是如何?活化鄉郊有何種方式?農業和鄉郊是否有必然關係?這些問題未必有確定的答案,日本的情況和做法亦不是能直接套用於香港,但通過是次的交流經驗,團隊對此問題於本書作出了深入的探討和思考,更透過鼓勵年輕人的親身參與,為香港的農業和鄉郊發展播下種子。
「我們去耕田不是去尋根,要處理的不是尋回從前,而是從現在開始建構、發芽,希望可以生根。我們講農業,也是一個城市永續的問題。」在此追求效率,發展至上的國際都會,希望讀者能透過此書,更體會到自身與土地的連結,並進一步思考城與鄉的關係與未來。
夕拾 X 閒社 Mellow Out:周保松「小王子的領悟」
香港的機場近日又熱鬧起來,「返鄉下」對不少港人而言,是每年一次,甚至是每季一次,必不可少的活動,但自疫症蔓延,「返鄉下」的困難度又增加了不少。人們對於發掘其他國家的景點這一種感覺,好像已慢慢流逝,甚至已忘記搭飛機時的感覺。遊客之好奇心,已被這 3 年來的疫情沖淡。
夕拾 X 閒社為讀者們推介,由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的副教授周保松的著作「小王子的領悟」。小王子一生都在不同星球遊歷。由自己的母星 B612 開始,那一個不曾見過世面的天真小男孩,乘飛機到不同星球後,遇到不同的人物,成為了一個現實的人。在這一段遊歷的經驗,小王子明白到甚麼是權力、甚麼是虛榮、甚麼是對金錢的迷戀,甚麼是毫無反思的服從、甚麼是管中窺豹式的世界認知。這就好像我們長大後,出國並不只是單純的遊歷,而可能是出差、應酬,出國只不過是將辦公室 —— 這一個每天被上司剝削的場所,改變為外國而已。
此書寫下很多有關於成長的經歷,由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變成為今日每時每刻都是著重金錢、現實、物質至上的成年人。就好像是 My Little Airport 的「悲傷的採購」中「我的感覺逐漸流逝,從前曾話過要如何欣賞世界的美麗,現在只懂得放假去消費」。小王子對不少人而言,可能是小時候看過的其中一本童話故事書,但周保松卻認為這是一本寫給大人看的書。成人長大,童真破滅,小時候的理想,到長大後卻認為理想不可以「當飯食」。
去旅行無非都是為了逃避工作、現實、煩惱,從工作中的壓迫逃走出來。寧到異國他鄉,也不願被公司剝削。這一種資本主義對人類的侵食,早在百多年前就有記載,馬克思在「1844 經濟哲學手稿」中提及過的異化理論,正正就是解釋人類在工作時不是肯定自已,而是否定自已,要在非工作的時候,才感到自我的存在。讀者們,你們還記得小時候的理想是甚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