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樓林立的建築物及社區之中,香港是否有著不為人知的活力與美感呢?近日有一個以「集籽種城」為主題的建築雙年展,邀請了 50 多個探討城市、建築及建構環境議題的參展單位,如建築團隊、NGO、大學的研究團隊、民間組織等,共同探索怎樣令社會上的不同元素共存,並取得平衡。
雙年展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主辦,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規劃師學會及香港設計師協會共同協辦,並由 6 位土生土長的 80 後建築師及設計師共同策劃,以「自下而上」、「共居」、「人與自然的共生」及「生活宣言」4 大命題,探討城市和建築的關係。第一階段於中環街市展出,現擴展至北角(東)渡輪碼頭及天星碼頭(中環 7 號碼頭及尖沙咀天星碼頭)。4 個地點,各具特色,而北角(東)渡輪碼頭就匯集了不少本地故事。
城市的生命力
走進渡輪碼頭並非一定是要乘坐渡海小輪,也可在廣闊的空間了解香港的故事。近日秋意漸濃,配以展場設置的風扇,也足夠頗涼爽地看展。這個展場有趣之處,在於其是一條畢直的路線,每向前走一步,就可進一步了解更多在香港發展的建築項目或研究,走到盡頭,你可以乘小輪跨過大海,又或者回頭再細閱展出內容後離開。
城市的生命力與創意何在?步入展廳不久,迎來團隊「生活營造」的小展廳,他們專門研究香港城市和人民生活場所的關係及交流,探討一些重要但不常被討論的城市話題。展覽以影像方式呈現,影片都是一些小街窄巷,有些更是人來人往,非常熱鬧。他們在簡介中表示:「由地圖所不見的出發,從生活場境中探索未被命名,但生態豐富的街巷。或者,新一代的街巷可以以場境命名,確立一個專屬於這一代的生活記號。」筆者曾於不同報館工作,因此也熟知不同地區的環境,看到一些影像,特別是工廈的停車場內,人們的使用情況如另闢路徑一樣,不禁令人會心微笑。這影片就是探討「街」的定義,是在於其名字,還是因其使用情況而有所改變?
消逝與復育之美
既然是建築雙年展,總會與建築物有關。參展的「草民軼誌」以「原生的深水埗棚仔 —— 樹民布衣」為題,以立體模型、畫作、文獻等方式,呈現深水埗棚仔的樹(自然)、民(布販)、布(布匹)及衣(布製品)這 4 大範疇。看畢後,你會了解那裡如何人樹共存,如何善用搵食技能去解決生活問題等。草民軼誌亦聯同「棚仔建築記錄組」,向觀眾展現棚仔的故事及其建築設計。
展覽不只是提及城市的發展與設計,還有鄉郊的情況。當香港只餘少數農耕活動,年輕一輩前往城市居住及工作時,村落家園與社區會變成怎樣?這裡亦有不少由大學策劃的鄉郊保育計劃,「谷埔行:說書人」便是其中之一。此由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策劃,以不同的文本,包括歷史檔案、片段、畫作,檢視不同時代對谷埔這家園的反思,重新演繹村落、家園和社區。
即使身在市區,亦可透過展覽嘗試了解正於各地發酵的故事或保育計劃,這正是策展團隊為何選在中環街市及 3 個碼頭作為展覽之所。他們藉著挑選一些為人熟識的地方,以期喚起當中的日常人文故事,讓大眾重新築起某些失落的記憶。而以「集籽種城」為題,正是希望透過反思「種籽」的概念,「如經營種籽庫般,把民間別具韌性的種籽,置放於陽光下,讓大家見證及推動其成長」。
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集籽種城」
- 日期及地點:
- 中環街市:即日起至 10月26日;
- 北角(東)渡輪碼頭、天星碼頭(中環及尖沙咀):即日起至 11 月 26 日
- 詳情:http://www.uabb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