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管基因編輯作物,歐洲正改變立場

A+A-
圖片來源:Mauro Ujet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數十年來,歐盟都嚴格限制轉基因食品,但今年夏季熱浪與乾旱夾擊,直接影響農業和畜牧業,衝擊歐洲食品生產。乾旱使歐洲很多河流、湖泊水位不斷下降,有些甚至接近乾涸。同時,俄烏戰爭亦動搖農業供應鏈,部分政客開始重新思考歐盟長期以來反對轉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和基因編輯作物(gene-edited crops)的立場。

數據顯示,炎熱乾燥的環境對歐洲農業造成嚴重破壞,最受影響的作物是粟米、向日葵和大豆,產量預測比 5 年平均水平低 12% 至 16%。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另一因素,戰爭導致全球糧價上漲,小麥、粟米或食用油等基本食品價格急升,暴露了歐洲食品系統的根本弱點。

意大利的歐洲議會議員 Antonio Tajani,於 7月呼籲放寬在歐盟境內種植和銷售 CRISPR 等基因編輯技術所產新品種作物的規定。Tajani 在會議上表明:「新的農業生物技術,讓我們可以試驗更多抗旱和抗蟲作物。」不少意大利政客也加入其行列,呼籲歐盟修改相關法規。

意大利北部在今個夏天嚴重乾旱,稻田乾涸,農作物收成恐遠低於正常水平。這個情況下,抗旱作物將是氣候變遷的糧食救星。研究抗旱作物的科學家有兩個主要選擇,分別是傳統育種(conventional breeding)或基因改造,但歐盟對於轉基因產品有一套嚴格規定,此前只有轉基因抗蟲粟米獲批准,可在歐盟境內種植。

2018 年,歐洲法院裁定基因編輯作物應遵守與轉基因生物相同的法律監管。相比之下,美國近 90% 的大豆和粟米是轉基因品種,以基因編輯生產的蘑菇則是政府第一個放行的 CRISPR 基因編輯物種。

如今,有跡象表明歐盟可能改變立場。歐盟委員會去年 4 月發表一項研究,概述其對放寬基因編輯作物監管的願景。英國植物研究中心 John Innes Centre 植物科學教授 Cathie Martin 形容:「委員會意識到,歐洲法院的決定並非基於科學,而是基於法律。」 該研究得出結論,認為歐盟現有的轉基因生物規則不適合監管基因編輯作物,並指出後者可以幫助歐盟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和糧食安全的目標。

過往受限於歐盟嚴格的基因工程法規的英國,在脫歐後因應氣候變遷等外在因素,政府放寬了對基因編輯作物試驗的規定,Martin 就正對經過基因編輯、富含維他命 D 前體的番茄進行首次試驗。

政策上的變化,也可能影響歐盟的農業溫室氣體排放。但試圖放寬對基因編輯作物的管制同樣惹來批評,綠色和平組織慢食運動(Slow Food)就大力反對歐盟委員會提出的研究。若要改變相關法規,委員會未來還要面對更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