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若遠:「機器人:英雄不會死」—— 不打國際線,自己土地自己守

A+A-
電影「機器人:英雄不會死」劇照。

在今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大概許多香港人都不太了解烏克蘭的狀況,可能有部分人對烏克蘭的理解,就是講述烏克蘭廣場抗爭的紀錄片 Winter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但其實 2014 年烏克蘭政府倒台後,新上任的基輔當局一直忙於內部事務,讓俄羅斯有機可乘,突然在頓巴斯地區出現大量沒識別軍服和編號的部隊及志願者,進行一系列止暴制亂的佔領,除了吞併克里米亞外,還發展了頓巴斯地區自願軍,引發後來一系列的衝突。

當然,那時候的香港正處於後雨傘運動的政治冷漠期,四處一片歌舞昇平,要不忙著炒股買樓,沒錢的也爭著排隊喝喜茶,誰又會關心東歐這片黑土上的衝突呢?恐怕要那時候的香港人在地球儀上點出烏克蘭,也會有點難度吧。

當中最慘烈的衝突,就是頓巴斯獨立派志願軍向頓涅茨克機場進攻,烏克蘭軍和從各地湧來增援的烏克蘭民族自願者,面對著比他們有數倍優勢的俄協軍,苦苦作戰,先後 15 次擊退對方的進犯,死守了 240 多天,最後全部在控制塔大樓陣亡犧牲。

頓涅茨克機場建於 1933 年,以 20 世紀著名作曲家、出生於頓涅茨克的謝爾蓋.浦羅哥菲夫(Sergei Prokofiev)的名字命名。後來為了迎接 2012 年歐錦賽,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建築費更超出原先估計的 3.5 倍,而當時頓涅茨克只有 10 萬多居民,卻建成一座 7 層高、每小時可讓 3 千名旅客登機的機場,這明顯是個大白象工程。

後來有不少人猜測,烏克蘭軍誓死堅守這個機場的原因,是因為機場內藏有戰略用途的地下隧道,可是後來被建築師否定了。雖然若機場被佔領,有利敵軍的飛機起降,但也沒必要如此慘烈死守。後來有不少戰略分析家估計,當時烏軍之所以要堅守,是因為只要烏克蘭軍能夠在頓涅茨克城郊地區繼續駐守,在戰略上就代表著烏克蘭和獨立分子的衝突已陷入僵局。而更重要的,是烏克蘭軍英勇抗敵的形象,就能維繫著整個民族的團結。因此,事後烏克蘭政府資助了這部電影「機器人:英雄不會死」(Cyborgs: Heroes Never Die)一半的製作費,烏克蘭軍更借出軍車和軍人義務參演。這部 2017 年的作品,其製作費為 180 萬美元。在每年陸軍紀念日,烏克蘭人都會拿這部電影出來重新放映一遍,可知其愛國程度不下「長津湖」。

當日死守犧牲的 200 多名烏克蘭軍和志願者,成了烏克蘭政府的民族圖騰,也是烏式的「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之故事。正如田中芳樹的科幻小說「銀河英雄傳說」中所言:「但凡敗方都要捧出英雄,因為只有英雄,才能讓大家忘記失敗,同時又可團結眾人,驅散失敗所帶來的無力感。」

故事以新兵志願者加入死守為主線,帶出一系列新兵和老兵之間的掙扎。明顯地,這部電影以烏克蘭主旋律作號召,但同時也有對民族分裂的反思,包括主角和頓巴斯地區獨立軍俘虜的討論。烏克蘭人打俄羅斯人固然容易,但當烏克蘭中有人要獨立,就變成為烏克蘭人打烏克蘭人,民族主義就會變得難以取捨。

當初一開始看時,由於已經知道這段歷史,因此深怕製作人和烏克蘭政府,會弄得特別煽情和愛國主義,相反編導較為克制,強化了動作場面外,也討論了不少沒有答案的道德兩難,讓民族主義者反思。而更感動的,是它沒有拍到最後那些壯烈犧牲,去到結局前就結束。這個恐怕要是華人導演拍華人題材時,大概都不會放棄這個賺人熱淚的煽情點。反而早在看電影前,筆者就在網上看過,這些死守士兵在最後拒絕投降、被殲滅前,齊聲高歌的視頻片段。

故事在民族討論中也帶出了一個問題,就是你看似很重要的問題,其實在外國沒多少人關心,所以你自己的價值觀,就得由你自己來堅守,你可以希望別人聲援,卻別奢望別人會來拯救。如果你是這 2 年才睡醒,開始留意政治和國際新聞,這個電影很值得找來看看。因為你可能是在這 2 年才突然甦醒,但不代表世界局勢也是在這 2 年才突然爆出來,其實許多事情是之前冷漠的共業,也有前人種下的因果。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思考是危險的開始,創作乃囹圄之門票。只因吞過紅藥丸,從此走上殺頭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