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 —— 天災增加精神分裂症風險?

A+A-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 圖片來源:Feature China/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雖說多難興邦,但受過災害影響的人,相信絕不樂意再見地震等天災發生。地震引發的破壞能奪去生命,倖存者也要面對經濟打擊等種種困難。中國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的研究團隊,在「自然」(Nature)旗下的期刊「轉化精神病學」(Transitional Psychiatry)發表研究,回顧自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時,當地嬰幼兒(1972 年 8 月至 1976 年 7 月出生)、胎兒(1976 年 8 月至 1977 年 5 月出生),以及地震後始成孕的未暴露(1977 年 6 月至 1981 年 5 月出生)組別人士,受地震誘發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

精神分裂症屬嚴重精神疾病,影響全球約 2,400 萬人,即每 300 人中有 1 人受影響。自然災害會增加個人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有報告更估計,大約 2 成特定人群遭受天災打擊時,往後更有機會出現精神健康問題。地震、洪水、風暴等自然災害,很常導致倖存者產生身心理壓力。也有不少研究表明,自然災害對孕婦造成的產前及周產期(perinatal)壓力,會影響下一代心理健康,例如懷孕期間的重大創傷事件,會刺激負責協調身體回應壓力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axis),導致 HPA 軸的皮質醇(cortisol)水平增加、葡萄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分泌提升。而母體異常的激素水平,會通過胎盤體內平衡(placenta)的變化,影響胎兒發育。

地震在唐山造成的破壞。 圖片來源: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1976 年 7 月 28 日,唐山市發生 7.8 級地震,據稱造成約 25 萬人死亡。研究團隊收集了唐山市所有 9 家精神病院的病人數字及就診次數,以上述 3 個組別識別出 6,424 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嬰幼兒組 2,786 人,胎兒組 663 人,未暴露組別 2,975 人。根據各組別患者數量,除以當地相應時期的總出生人數:364,718 人、73,105 人和 402,103 人,並按死亡率調整後,團隊得出各組別的精神分裂症累積發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即一定時期內特定人群發病的比例)分別是每千人有 7.73、9.30 和 7.44 人。

同時,過去其他研究提出,根據精神分裂症發病率(incidence中位數為每 10 萬人有 15.2 人;是次研究中的 3 個組別則分別為 27.3、35.6 和 32.2。其中,嬰幼兒組別的女性精神分裂的風險較高,但男嬰沒有;研究團隊引述過去研究指,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受壓力或災難影響。

而在累積發病率方面,胎兒組別與未暴露於地震中的人士相比,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明顯更高,而嬰幼兒與未暴露於地震者組別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團隊認為,結果支持了「胎兒起源假說」(Fetal Origins Hypothesis),即懷孕關鍵期間發生的事,可能在胎兒出生後對其造成永久性影響。從發育角度而言,大腦結構及功能會受到妊娠期事件影響。例如產前母體染上流感,會增加後代患精神分裂的風險。研究相信,唐山地震對母體構成的壓力,可能導致胎兒在神經生物學上發生變化,增加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機率。

團隊表明,胎兒組別人士與未暴露組別相比,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高出 25%。此外,即使盡力歸納所有可獲得的數據,他們相信此結果仍可能低估了真正的發病率。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其家人,受 1970 年代社會明顯鄙視精神疾病的觀念影響,未必會尋求治療。災難雖然已過去 40 多年,但許多人至今尚在人世,倖存者的心理健康值得衛生系統持續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