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意外的多寡,是城市發展的指標?

A+A-
今年 6 月,聯邦花園倫敦閣一首吊船從高空墜下,隨船兩名工人傷重不治。 圖片來源:路透社

9 月 7 日,秀茂坪安達臣道一個地盤天秤突然倒塌,擊中現場多個貨櫃辦公室,做成多人死傷。繼 7 月的紅館意外後,市民再次把焦點放於工業傷亡問題。現時有大量學術文獻指出,一個地方工業意外頻生,背後存在多種制度性和結構性因素。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聯合發表研究報告,分析在 2000 到 2016 年期間的環球工業意外數據。報告指出,全球各地每年大約有 200 萬人死於職場有關的意外和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是最大的殺手,佔 45 萬宗死亡個案,而直接的工業受傷也造成大約 36 萬人離世,相等於總個案的 19%。因此,工業傷亡已成為重大公共衛生威脅,世衛呼籲各國政策制訂者要追蹤有關數據,以找出意外背後成因。

現時研究指出,工業意外絕對不單止是個人疏忽,背後有著複雜的制度和社經因素。跨國顧問公司 Arinite 的報告就比對各國的工業意外情況,最嚴重的 10 個國家依次為不丹、東帝汶、尼泊爾、納米比亞、老撾、巴布亞新畿內亞、基里巴斯、圖瓦盧、所羅門群島和柬埔寨,上榜的皆是發展中國家;其中在不丹,平均每 10 萬工人就有 31.9 人因工傷死亡。相反,在英國等發達國家,工傷死亡率是每 10 萬人 0.83 人,冰島、聖馬力諾和馬耳他更加可以做到零工傷。

2019 年,一篇在學術期刊「職業健康期刊」(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發表的研究指,平均國民收入每上升 1%,致命的工傷意外率就會下降 1.1%。研究人員指工傷之所以出現,很多時源於工作環境和技術不安穩、僱主忽視職安的重要性,以及缺少個人保護裝備。當一個國家經濟進步,工業技術提升,員工有更多先進裝備,意外的機率自然減少。在發達國家,社會也有更多資源做政策和科學研究,杜絕工業意外,市民的職安意識也會更強烈。

除了社經因素,學者們認為勞工政策的健全程度也是關鍵之一。英國早於 1833 年引入「工廠法案」(the 1833 Factory Act),要求紡織廠確保員工安全。1975 年,英國設立英國衛生安全局,負責監管和執行職安政策。1999 年的「職場健康和安全管理法」(the Management of 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 Regulations 1999)把規管延伸到自資僱員。隨著法制不斷完善,1993 到 2019 年期間,英國的職場意外率下跌超過一倍。

另外,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也提及其他值得關注的成因。例如,年輕和年長的工人特別容易遇上工傷,發展中國家的童工問題值得關注,而發達國家也不能忽視人口老化帶來的影響,要作出相應的政策考慮。此外,建造業在眾多行業當中工傷比率最高。根據 Arinite 的數字,在香港,建造業界的工傷比率也冠絕各行業,平每 10 萬名工人就有 29.68 人死亡。至於未來香港的工傷問題會否惡化,或者就要視乎經濟發展、行業結構,以及政策健全度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