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撒旦詩篇」(The Satanic Verses)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日前不幸遇刺,震驚國際文壇。魯西迪小說被指褻瀆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1989 年被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下達追殺令。有學者卻分析指,來自印度穆斯林家庭的魯西迪,其實頗為熟識和尊敬伊斯蘭教;霍梅尼則利用追殺令,以挽救自身的政治聲望,事隔 33 年釀成這宗慘劇。
根據「可蘭經」記載,先知穆罕默德曾經反對阿拉伯多神教,質問民眾是否親眼目睹過異教神靈:「你可有見過阿拉特(al-Lat)和烏札(al-Uzza),還有第三位的瑪納特(Manat)嗎?」根據傳統解讀,穆罕默德這番話是真主直接的啟示,其後的經文更徹底否定異教傳統。
不過,依據早期的穆罕默德傳記,穆罕默德亦曾經採取折衷的辦法,向信眾暗示這些異教神靈是「崇高的鳥類」,意味著麥加人仍可通過它們向真主祈禱,但穆罕默德很快又收回言論,直接指控這些神靈是魔鬼。
已故英國伊斯蘭研究教授 David A. Kerr 指出,這段被收回的經文俗稱「撒旦詩篇」,正是魯西迪書名的出處。對穆斯林而言,事件顯示穆罕默德有辨別真假啟示的能力,再度證明「可蘭經」是來自真主話語;批判伊斯蘭教的論者卻反過來,諷刺穆罕默德所接收的啟示雜亂,甚至指控他傳達魔鬼話語。這種對穆罕默德的人格謀殺,持續存在於中世紀歐洲。
反原教旨不是反伊斯蘭
魯西迪以敏感的課題作書名,內容也同樣充滿爭議。書中第二章以奇幻方式描述一個偉大宗教誕生的過程,縱然用了託寓風格,但對穆斯林而言,內容明顯是影射「可蘭經」、穆罕默德、其妻子與同伴。例如故事中先知的名字,恰恰是中世紀歐洲對穆罕默德的貶稱「Mahound」,先知妻子在故事中被描繪成妓女,同伴也被描繪成流浪漢。
不得不提的是,魯西迪出身穆斯林家庭、劍橋大學修讀歷史,在早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中,對伊斯蘭教表現可是相當尊敬。他讚揚伊斯蘭教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之一」,但就其創教歷史的真確性存疑。他形容,只要深入研究伊斯蘭教早期歷史,「你就會發現神聖文本和世俗文本之間、啟示文學和想像文學之間的衝突」。
不過,真正讓他有興趣探討的,是當人接收新思想時如何反應,以及人類的懷疑態度。他形容「懷疑」正是「20 世紀人類最核心狀態…… 偉大的現代主義藝術運動的基礎」。他堅持作品沒有反伊斯蘭意思,真正反對的是原教旨主義,即是那種不加批判地接受宗教權威的態度。
極端主義是相當晚近的東西,我在伊斯蘭文化長大,所以我很清楚。在我的家庭裡、在印度次大陸裡,大家都願意討論任何課題…… 這些人(原教旨主義者)的伊斯蘭教,不是唯一的伊斯蘭教。
霍梅尼沒讀過「撒旦詩篇」
不過,魯西迪這種自由主義開放態度,在伊斯蘭世界實在不是主流。伊斯蘭教的核心信仰,認定穆罕默德直接得到真主啟示,其話語也是真主的話語,伊斯蘭神學又堅守先知無罪原則,以致很多穆斯林即使沒有讀過作品,光是聽到主題就大感憤怒,各地都有抗議行動。但說到對作者下達追殺令,有不少穆斯林都認為是過猶不及。
遜尼派伊斯蘭教最高學府艾資哈爾大學(al-Azhar University)的宗教學者指出,只有伊斯蘭法庭有權審判人是否褻瀆神明,被告可認罪或撤回言論,毫無悔意才會判處死刑。在英國,伊斯蘭促進宗教寬容協會領袖 Hesham el-Essawy 亦強調,只要求出版社附加註釋,說明正統穆斯林觀點,從來沒有要求禁止出版,更遑論是追殺作者。
說到底,霍梅尼下達追殺令的最大動機,根本不在魯西迪,反而是要鞏固自身在革命後伊朗的地位。1989 年恰恰是伊斯蘭革命 10 周年,伊朗卻經歷過持續 8 年的兩伊戰爭,不斷的政治運動導致經濟下滑,連統治階層核心的教士圈子亦有內訌 —— 霍梅尼欽點的接班人蒙塔澤里(Hussein-Ali Montazeri)公開抨擊,政府濫殺異見和無法兌現革命承諾。
在這場政治危機中,霍梅尼利用了魯西迪,鞏固自身在原教旨主義教士圈的地位。1988 年「撒旦詩篇」出版時,伊朗其實沒有反應,最早禁制出版反倒是印度,直到 1989 年 2 月巴基斯坦的抗議造成數人死亡後,霍梅尼才突然下達教令,追殺魯西迪及著作任何翻譯版的編輯和出版商。
諷刺的是,資深記者 Robin Wright 日前撰文透露,霍梅尼兒子接受訪問時向她坦白,如同大多數公開反魯西迪的穆斯林一樣,霍梅尼本人根本從未讀過「撒旦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