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反制】如何構成有效的威懾:保證理論

A+A-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抵達台灣後,中國宣佈將環台軍演 4 天;8 月 3 日,北京市民在大街上觀看新聞廣播。 圖片來源:路透社

在國際關係理論當中,其中一個重要概念是「威懾」(deterrence),部分國家會嘗試透過軍事威脅,試圖阻嚇對方不要進行某些行為,例如外訪一些地方。可是,不是所有的威懾行動都有效,最基本是要對方感受到威脅的可信度(threat credibility),在國際關係學中,就有所謂的保證理論(commitment theory),解釋如何才能構成有效的威懾。

水牛城大學政治學家 Vesna Danilovic 指出,傳統而言,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威懾力由兩個元素所組成,分別是一個國家作出威脅的能力(capability)和可信度(credibility)。雖然主要列強都有能力採取包括軍事行動在內的懲罰措施,但就未必有意願去實踐所作出的威脅。已故知名軍事學家 William Kaufmann 認為,威懾策略的問題核心在於國家的「動機」(intention);於是,國際關係學也衍生了一個學派研究保證理論。

其中一本有關承諾理論的著作,是 1960 年出版的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由已故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教授 Thomas Schelling 所寫,分析了國家如何維持威望(reputation)。Schelling 提出一點:國家的保證力與國際舞台事件相互依存。首先是「空間依存」,如果一個國家未有及時回應一個地區的問題,也會影響她於其他地區所作出威嚇之可信度;另一方面是「時間依存」,國家過去的表現,會影響其現在及將來的保證力。

除了提出保證力的依存性外,Schelling 還指出訊息技巧(signaling technique)的重要性。他認為國家不用表現得完全沉著理性,顯得事情都在掌握當中。有時候,國家表現得魯莽、難以預測,會讓人覺得威脅更可能成真。他指出威懾是一場「冒風險的競賽」(competition in risk-taking),這包括要著手進行一些可能會引發意外災難的活動。Schelling 的理論啟發了很多學者,例如史丹福大學知名的政治學家 James Fearon,去細分和比較不同訊息技巧的效用。

Fearon 認為,當一個國家願意發出、承擔成本高昂的信號,信號就更可信。所謂的成本可以單單是軍事動員(如軍事演習)、政治宣傳,以至有限度的軍事衝突(如從前中印邊界對峙),甚至可以是引致對方自衛反擊的高風險行動(例如派戰機隊穿越對方領土)。他提出兩種提高訊號成本的方法:一種是沉沒成本(sinking costs),即是要做無法挽回成本(irrecoverable cost)的行動;另一種是自縛手腳(tying hands),即作出一些如果自己食言就會有沉重後果的行為。

前者的例子,可能是大型的軍事動員和演習,無論結果如何都已花費成本。而後者最嚴重可以是類近宣戰宣言的最後通牒,把國家榮譽都綑縛在一起。Fearon 認為後者雖然令戰爭風險更大,但就更加有效。不過,他也指出如果國家宣示過後,卻不遵守承諾,就要負上龐大的「觀眾成本」(audience costs),可以令國家信用破產,影響執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