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勳章狂人 —— 布里茲涅夫

A+A-
1979 年的布里茲涅夫。 圖片來源:AFP

勳章榮譽起源於中世紀騎士團組織,及後用於維繫君主封建秩序,再變成現代各國的軍事、民事獎勵制度。到 20 世紀,勳章榮譽制度也傳播至蘇聯這類共產主義國家。設立於 1934 年的蘇聯英雄(Hero of the Soviet Union),就是蘇聯最高榮譽。直至蘇聯解體,共有 12,777 人獲授此榮譽,而 4 度獲頒的僅得兩人。其中的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熱衷獲取勳章,在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就為自己及親信濫頒大量榮譽。

蘇聯英雄這項榮譽,主要頒發給「為蘇聯國家和社會服務作出英雄貢獻的個人或集體」。這些人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機機師、邊防衛隊、步兵、坦克兵、其他部隊及游擊隊員等,共 11,657 人,佔總數 9 成。二戰中紅軍最重要將領朱可夫元帥,就分別在 1939 年、1944 年、1945 年和 1956 年 4 次獲得蘇聯英雄的榮譽。另一位 4 獲這個榮譽的布里茲涅夫,生前諸多榮譽卻充滿爭議。

1982 年布里茲涅夫逝世,遺體前展示其生前獲得的榮譽。 圖片來源: Bettmann/Contributor/Getty Images

布里茲涅夫自 1964 年取代赫魯曉夫統治蘇聯,直至 1982 年去世。他領導國家期間,胸前常掛多個勳章示人,其榮譽包括 8 枚列寧勳章(Order of Lenin)、2 枚十月革命勳章(Order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及 1 個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獎章(Hero of Socialist Labour)。布里茲涅夫還給自己頒過一枚勝利勳章(Order of Victory);該勳章作為蘇聯最高級軍功勳章,僅授予「在一個或多個戰役取得成功,並有利蘇聯紅軍改變戰爭全局」的最高軍事統帥。

勝利勳章極少頒授,只有 20 次,其中 19 次是基於國內外人士在二戰期間的功績;額外一次就是 1978 年的布里茲涅夫。然而,他在戰時不過是第 18 集團軍政治委員,戰爭結束時軍銜為少將,並不符合資格。1988 年,蘇共機關報「真理報」就批評布里茲涅夫生前自授勳章,指他在戰時只是南部戰線的一名政治官員,「不可能作出勝利獎章持有者的作為」。1989 年 9 月,戈巴卓夫簽署法令,撤銷布里茲涅夫的勝利勳章榮譽。

不少勳章皆闡明頒發對象、取得資格,背後理應是個人或團體凝聚的成就。但對於蘇聯及布里茲涅夫,生日也可以是頒授勳章的理由。例如 1976 年布里茲涅夫 70 歲生日當天,這位蘇聯領導人就獲得人生第 5 枚列寧勳章和第 2 枚蘇聯英雄獎章。時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波德戈爾內(Nikolai Podgorny)獻辭時,稱許布里茲涅夫的生日「對於黨、國家和整個蘇聯人民來說是件大事,他們合理地認為布里茲涅夫是他們的領袖」。

除了嘉獎自己,布里茲涅夫還試過給女婿丘爾巴諾夫(Yuri Churbanov)授予其他戰爭勳章,即使在戰爭開始時,丘爾巴諾夫只得 5 歲。而曾任內務部第一副部長的丘爾巴諾夫,雖於 1979 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不久後飛往當地,並憑這場軍事衝突另外獲得一枚勳章,但他事實上「從未參加過任何戰鬥」。

如果用榮譽判斷一個人的成就,一生獲得超過 200 枚勳章和獎章的布里茲涅夫,或者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不過,到了 1988 年,他除了在蘇聯被批判,美國「紐約時報」也總結這位已故外國領袖的「成就」,稱布里茲涅夫為蘇聯帶來卑躬屈膝、停滯、老人統治的時代,在他治下社會腐敗變得更公開猖獗,濫用職權及貪污成為常態。「領導者身心的無能,擴大了他身邊圈子的權力。這些人都盡可能佔據有影響力的職位,獲得頭銜和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