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林及野化是為了讓陸上動物有更多棲身之所,由此保持生態多樣化。事實上,海洋也需要植林,讓生物可在當中繁衍生息。據「衛報」報道,澳洲塔斯曼尼亞的巨型海帶森林本已將近消失,近年透過恢復工作,成功令海洋生物珍貴的棲息地得以再生。
塔斯曼尼亞東海岸附近的水下森林以往非常茂密,海帶生長高達 40 米,更因此成為航運的危險區域。海帶林亦曾是海狗、海馬、草海龍、龍蝦、鮑魚及其他魚類的棲息地。但自 1960 年代以來,當地巨型海帶幾乎全部消失,東部海流將溫暖海水向南推進,殺死約 95% 的藻類。
塔斯曼尼亞大學海洋及南極研究所研究員 Cayne Layton 直指:「珊瑚礁及大堡礁得到很多關注,並獲得大量資金(作修復)。但海帶森林及很多溫帶或冷水海洋生態系統,卻遭受『視而不見,也不上心』的冷待。」Layton 指,海帶林其實同樣重要,除支援複雜的生態系統外,在維持沿海地區的水質方面亦發揮著關鍵作用。
過去 2 年間,Layton 及同事在塔斯曼尼亞海岸附近幾個地點開展修復項目,他們所種植的巨型海帶,能夠耐受比平均溫度高攝氏 4 度的溫水。因當地不僅正在變暖,水域的營養物質也在減少,Layton 希望耐熱植物更能抵禦低營養環境。
除了塔斯曼尼亞的項目,最近發表在期刊 Biological Reviews 的回顧研究亦指出,全球的海帶種植工作正在增多。研究員分析了 1957 至 2020 年間,16 個國家所作共 259 次恢復種植海帶的嘗試,發現雖然大多數項目的規模都不到 1 公頃,但有 6 個項目成功恢復超過 100 公頃的水下森林。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海洋生態學家 Adriana Vergés 說:「整體而言,成功的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其團隊回顧發現,有效的水中植林方法,是從有原生海帶的地方移植海帶,而且要在靠近海帶林的地方種植。Vergés 說:「這告訴我們,首要任務是保護我們仍擁有的東西。」
為此,研究首席作者、新南威爾士大學博士生 Aaron Eger 及 Vergés 參觀了南韓一些修復項目。當地其中一個種植點在 4、5 年前仍是一片荒蕪,如今已被海帶覆蓋,裡面充滿鮑魚、螃蟹、章魚及各種魚類。Eger 直言:「看到這些,尤其感到鼓舞。」他指出,海帶每年能夠生長約 8 米,「可以看到海帶林在 1 年內就恢復過來」。
不過回顧亦發現,要恢復海帶林仍需面對一些難題,除海水變暖,像澳洲、挪威、日本、南韓及美國加州的恢復項目均受到海膽阻礙。Vergés 說:「在加州,因為海膽數量過多,當地已失去 90% 的海帶林。不論是過度捕撈,還是由於熱浪導致捕食者數量減少,均令海膽數量暴增,牠們會殺死整個海帶森林。」
其中一個可行解決方案,是將海膽吃掉。在塔斯曼尼亞,每年有數百公噸長刺海膽被打撈出售。挑戰在於要恢復天然海帶,需要更有效地去除特定區域的所有海膽。Layton 說:「我們開始尋找與漁民合作的不同方式,或許可補貼他們,讓他們在那裡多花點時間,取走每一隻海膽。」
新書推介
「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歷史的靈光一閃
如何迸發香港複雜而多重的可能性?
2020 年 CUP 出版首度在香港出版的繪本畫作「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重現 1960 年代初捷克旅行畫家 Miroslav Šašek 眼中 100% 的絢爛香港。所謂的 100% 不是一個圓滿的盡頭,中間可能藏著各取所需、各執一詞的 100%,香港亦是這樣碰撞而生的。這書想捕捉的,就是歷史靈光一閃碰撞的瞬間,並把各人眼中的 100% 展開:
九龍市區的發展和規劃,原來受惠於葡萄牙人?
在越南史家眼中,香港曾經是越南趙朝一部分?
香港接受過美國經濟援助興建村落?
最後,香港在自己的歷史上留下怎樣的足印?我們眼中的香港是不是 100% 的香港?就讓這本書補上我們沒有遇上的香港。
編著:CUP 媒體
書名:從前,遇上 100% 的香港
插畫:麥東記
售價:港幣 148 元
ISBN:978-988-79700-6-4
CUP 出版 @ 香港書展 2022
不論是寫還是讀,文字能抒發人的心情,也能紀錄時代掠影,在今個夏天尋書香,就是我們能捕捉的小小歡悅。CUP 媒體準備了多本好書待讀者發掘,更有精美周邊產品,不容錯過!
- 7 月 20 至 26 日(星期三至星期二)
- 灣仔會展 1B-E31 攤位